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屈辱  拼音:qū rù
受人侮辱。《文选。李康。运命论》:「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我本没犯罪,你们把我提来这般屈辱。」
《漢語大詞典》:沮辱
毁辱;屈辱。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且上自圣智,下至豪特之士,得于文学者多矣,岂一 灵运 之狂而可沮辱天下之奇伟哉!”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后 公弼 受他州馈酒,从赃坐,沮辱抑鬱抵於死。”
分類:屈辱
《漢語大詞典》:诘辱(詰辱)
屈辱。后汉书·朱浮传论:“而 光武 、 明帝 躬好吏事,亦以课覈三公,其人或失而其礼稍薄,至有诛斥詰辱之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一官府,甚见詰辱。”
分類:屈辱
《漢語大詞典》:冤辱
犹屈辱。后汉书·崔駰传赞:“ 瑗 不言禄,亦离冤辱。”
分類:屈辱
《漢語大詞典》:肮脏气(骯髒氣)
指难以明说或申诉的屈辱或闲气。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看了看,这个儿子还可以造就,便想要指着这个儿子身上出一出自己一肚皮的骯脏气。”
《漢語大詞典》:菀浊(菀濁)
犹屈辱。管子·中匡:“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菀犹屈也,浊犹辱也。”
分類:屈辱
《漢語大詞典》:撙辱
犹屈辱。 汉 刘向 说苑·指武:“内治未得,忿则不料力,权得失,兴兵而征强 楚 ,师大败,撙辱不行,大为天下笑。”
分類:屈辱
《國語辭典》:磬折  拼音:qìng zhé
1.屈身如磬,以示恭敬。三国。魏。曹植箜篌引〉:「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十四》:「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2.形容乐声曲折悠扬。《文选。潘岳。笙赋》:「诀厉悄切,又何磬折。」
《漢語大詞典》:辱身
谓屈辱自己的身份。语本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 叔齐 与!”史记·刺客列传:“ 聂政 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 司马贞 索隐:“言其心志与身本应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以违时为清高,以救世为辱身。”
《國語辭典》:下贱(下賤)  拼音:xià jiàn
1.出身卑贱或等级卑下。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我看这妇人生的千娇百媚,也不是个下贱的人。」《西游记》第四回:「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
2.品格卑劣。如:「生性下贱者,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3.屈尊以礼遇地位卑贱的人。《易经。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抱朴子。外篇。逸民》:「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发,惧于失人。」
4.委屈。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五出:「我做月老的须索吃些下贱,没奈何,只得再把好言一劝化。」
《漢語大詞典》:危辱
危险与屈辱。列子·说符:“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新五代史·杂传·王师范:“诸镇有兵,所以藩扞天子,今天子危辱,而诸镇反以兵自衞。” 明 方孝孺 《慈竹轩记》:“身不涉忧患之涂,耳目不接危辱之事。”
分類:危险屈辱
《漢語大詞典》:耐辱
能忍受屈辱。《增一阿含经》卷三:“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谓 难提比丘 是。” 唐 司空图 《休休亭》:“且汝虽退,亦尝为匪人之所嫉,宜以耐辱自警,庶保其终始。”
《漢語大詞典》:卑辱
(1).卑微屈辱。管子·形势:“臣下随而不忠则卑辱困穷。”列子·杨朱:“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 宋 叶适 《时斋记》:“荣宠艳丽矣,禄位酣美矣,而有甘澹泊,安卑辱以自终其身者,大则范世纪俗,小则委己顺命。” 明 薛惠 《效阮公咏怀》诗:“卑辱诚未远,祸乱岂在多。”
(2).辱没。汉书·匈奴传下:“ 汉 虽彊,犹不能兼并 匈奴 ,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於 汉 ,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漢語大詞典》:出跨
汉书·韩信传:“众辱 信 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於是 信 孰视,俛出跨下。”后常以“出跨”为忍受屈辱的典实。 宋 梅尧臣 《答了素上人用其韵》:“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跨。” 宋 梅尧臣 《晚坐北轩望昭亭山》:“常防恶少年,豪横使出跨。”
《漢語大詞典》:迫生
屈辱偷生。《吕氏春秋·贵生》:“ 子华子 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陈奇猷 集释:“迫,偪也。六欲莫得其宜,又不得死,且在屈辱之下而生,是谓之‘迫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二》:“全生以为上,迫生以为下。”
分類:屈辱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