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俯临(俯臨)  拼音:fǔ lín
莅临、降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求慨然俯临,深感厚情。」
《國語辭典》:建瓴  拼音:jiàn líng
1.建,倾、倒。通「瀽」。瓴,盛水的瓶子。「建瓴」指把瓶中的水往下倾倒。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裴骃《集解》注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翻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周书。卷三一。列传。韦孝宽》:「窃以大周土宇,跨据关、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唐。颜师古 等慈寺碑:「于是亲总元戎,授兹戚钺,建瓴东下,将一车书,北据崇芒,南屯伊阙,云罗既布,指期涤荡。」
2.水流倾泻而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下。后游雁宕日记》:「水从石后建瓴下注,汇潭漾碧,翛然沁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卷七。百龄治河》:「塞外大雪封山,来岁春融建瓴而下,施工愈难,合龙宜速。」
3.喻指快速流失。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寒暑逾流电,光阴甚建瓴。」明。杨寅秋〈答林元东宪副〉:「成事难于登天,败事易于建瓴。」
《漢語大詞典》:至临(至臨)
谓处于极好的地位以居高临下。易·临:“六四,至临,无咎。” 王弼 注:“处顺应阳,不忌刚长,而乃应之。履得其位,尽其至者也。” 孔颖达 疏:“履得其位,能尽其至极之善而为临,故云至临。以柔不失正,故无咎也。”一说,谓君主亲自临朝执政。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二。
《漢語大詞典》:临车(臨車)
古战车名。可以居高临下用于攻城,故名。《诗·大雅·皇矣》“与尔临衝” 毛 传:“临,临车也。” 王先谦 集疏引 陈乔枞 曰:“《淮南》云:‘隆衝以攻高’,盖楼车高足以临敌城而攻之,故亦名‘临车’。”《新华月服》1961年第9期:“而攻城器具则仅有‘钩援’、‘临车’、‘冲车’以及射不很远的弓弩箭矢。”参见“ 楼车 ”。
《國語辭典》:楼车(樓車)  拼音:lóu jū
古代攻城的用具。形似云梯,上设有望楼,可以下瞰敌情。《左传。宣公十五年》:「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景又攻东府城,设百尺楼车,钩城堞尽落。」也称为「望楼车」。
《国语辞典》:屋上建瓴  拼音:wū shàng jiàn líng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语本宋。苏轼〈上皇帝书〉:「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驺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也作「高屋建瓴」、「建瓴高屋」。
《國語辭典》:高屋建瓴  拼音:gāo wū jiàn líng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宋。曾极 金陵百咏。天门山:「高屋建瓴无计取,二梁刚把当殽函 。」后泛指居高临下。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高屋建瓴,凿壁穿泉,免挑运之苦,受汲引之福。」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工政八直隶河工。直隶总督李鸿章》:「其(河道)上游之山槽陡峻,势如高屋建瓴,水发则万派奔腾,各河顿形壅涨。」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漢語大詞典》:乘高决水(乘高決水)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宋 司马光 《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矣。”
《國語辭典》:破竹建瓴  拼音:pò zhú jiàn líng
破竹,顺势劈开竹子;建瓴,往下倾倒瓶水。「破竹建瓴」比喻顺势而下,所向无敌。《清史稿。卷三○一。傅恒列传》:「我兵且战且前,自昔岭中峰直抵噶拉依,破竹建瓴,功在垂成,弃之可惜。」《清史稿。卷三八八。列传。官文》:「通筹大局,我军已据水陆上游,实蓄破竹建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