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尽净
全部不剩。
分類:尽净
《漢語大詞典》:尽净(盡浄)
全部不剩。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庙里的和尚被我杀得尽浄。”《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煤油也是榜样,把光明留给别人,自己烧了尽净。”
《國語辭典》:洁净(潔淨)  拼音:jié jìng
乾净、清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
《国语辞典》:云消雨散(云消雨散)  拼音:yún xiāo yǔ sàn
比喻荣华富贵、歌舞声色消失尽净,不见踪迹。《警世通言。卷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昔日张公清歌对酒,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此事自古皆然,不足感叹。」
《漢語大詞典》:雾释冰融(霧釋冰融)
雾气消散冰块融化。比喻疑难消除尽净。 明 杨慎 《〈古文参同契〉序》:“苦思精索,一旦豁然,若有神悟,离章错简,雾释冰融。”
《国语辞典》:云收雾散(云收雾散)  拼音:yún shōu wù sàn
比喻消失尽净,不见踪迹。如:「这件事的阴影早已云收雾散,她又恢复以往的笑容。」
《國語辭典》:荡然无存(蕩然無存)  拼音:dàng rán wú cún
原有的事物完全毁损。如:「当今社会尚功利,重物质,昔日淳朴之风已荡然无存。」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八六。娶妻不娶同姓》:「唐人最重谱牒而五代以后则荡然无存。」
般若尽净虚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般若经所说诸法皆空之理也。(参见:尽净虚融)
尽净虚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般若经之所说也。彼经专明诸法皆空之实相,不馀一法,悉皆是空,故谓为尽净。尽者悉皆之义,净者真空之意也。真空之中不留一切之情执,是清净之义也。虚融者,诸法既为真空而无自性,故虚通融镕,同为一如。是为一代五时中第四时之说法,以遣荡二乘之法执,令终入于法华中道实相之渐阶也。法华玄义十之一曰:「般若论通则三人同入,论别则菩萨独进。广历阴入尽净虚融,亦不明其意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