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6,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得尺
尺楮
律尺
尺帛
衡尺
尺玉
百尺竿
三尺土
曲尺
尺外
尺笺
黍尺
尺中
直尺
高尺
《骈字类编》:得尺
史记范睢传见上
《漢語大詞典》:尺楮
(1).信函。 宋 陈亮 《复陆伯寿书》:“方图专驰尺楮上庆,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好逑传》第十三回:“今 过老先生 乃不得已,只得亲修尺楮,并不腆之仪,以代伐柯。”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庸人俗耳,见当世富贵崇高声名赫赫者,莫不震而惊之,仰而慕之,皆欲得其尺楮寸笺,以为閭里光。”
《國語辭典》:律尺  拼音:lǜ chǐ
古代调音律用的度长器。相传黄帝命令伶伦造律尺以一黍的纵长为一分,律尺共长八十一分。
《漢語大詞典》:尺帛
(1).长一尺的帛,言其少。战国策·赵策三:“公子 魏牟 过 赵 , 赵 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 刘君良 ﹞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
(2).指书信。 明 何景明 《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 清 遁庐 《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 汉 家尺帛,几时飞到?”
分類:书信一尺
《漢語大詞典》:衡尺
(1).评量。 唐 孙棨 《〈北里志〉序》:“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应对非次,良不可及。”
(2).喻铨选人才的官职。 隋 江总 《让吏部尚书表》:“内侍帷扆,入尸衡尺。”梁书·张缵传:“﹝ 张纘 ﹞为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尸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论列是非者矣。’”
《漢語大詞典》:尺玉
直径一尺的宝玉。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 三国 魏 曹植 《望恩表》:“臣闻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故知假人延誉,重於连城;借人羽毛,荣於尺玉。”
《漢語大詞典》: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 王大娘 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 瀛洲 、 方丈 ,令小儿持絳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輟。”
(2).高的旗竿。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漢語大詞典》:三尺土
指坟墓。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只恐你难保百年坟,教凭谁看你三尺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妾或适他人,父母三尺之土,朝夕不便省视。” 清 郑燮 《徐君墓》诗:“为表 延陵 万古心,忍负 徐君 三尺土。”
分類:坟墓
《國語辭典》:曲尺  拼音:qū chǐ
木匠用来求直角的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以分寸,用来度量相邻面是否垂直或画直角。也称为「矩尺」。
《骈字类编》:尺外
素问见上
《漢語大詞典》:尺笺(尺箋)
指书信。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汪彦章誉望求贤荐书》:“古道之存,存乎尺笺,盍思乎勉旃!”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黍尺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旧制营造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漢語大詞典》:尺中
尺脉。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国语辞典》:直尺  拼音:zhí chǐ
一种呈扁平而笔直的长条形工具,用来测量长度或划直线。
《骈字类编》:高尺(高尺)
魏文帝 柳赋 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