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尸臣
(1).主事之臣。《汉书·郊祀志下》:“王命尸臣:‘官此 栒邑 ,赐尔旂鸞黼黻琱戈。’” 颜师古 注:“尸臣,主事之臣也。” 宋 司马光 《侍读王学士挽辞》之一:“贰负纍囚象,尸臣古瑑踪。”
(2).犹尸位之臣。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絀。”
《國語辭典》:戮尸(戮屍)  拼音:lù shī
斩辱死者的尸体,作为惩罚生前的罪恶。《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王敦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崔杼、王淩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三国演义》第二回:「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
《漢語大詞典》:暴尸(暴屍)
亦作“ 暴尸 ”。 暴露尸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勇:“﹝ 聂政 ﹞功成求得,退自刑於朝,暴尸於市。”后汉书·五行志一:“ 固 ( 李固 )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十章:“这个小流氓和老流氓一道去见阎王,暴尸黄沙了。”
《漢語大詞典》:尸柩(屍柩)
同“ 尸柩 ”。 北史·隐逸传·徐则:“须臾尸柩至,知其灵化。”
盛有尸体的棺材。礼记·丧大记:“君弔,见尸柩而后踊。”《汉书·师丹传》:“前大行尸柩在堂。而官爵臣等以及亲属,赫然皆贵宠。”
分類:尸体棺材
《國語辭典》:尸骨(屍骨)  拼音:shī gǔ
人或动物死后所留下来的骨骸。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漢語大詞典》:弃尸(棄屍)
无人收殓的尸体。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大歷 初, 关 东人疫,死者如麻。 滎阳 人 郑损 ,率有力者,每乡大为一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
《國語辭典》:尸利  拼音:shī lì
坐享利禄而无所作为。《礼记。表记》:「近而不谏,则尸利也。」
《漢語大詞典》:焚尸(焚屍)
焚化尸体。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明道 宰 晋城 ,申焚尸之禁,然今京城内外,物故者日以百计,若非火化,何所葬埋?”
分類:焚化尸体
《骈字类编》:鸡尸(鸡尸)
战国策见牛从下
《漢語大詞典》:负尸(負屍)
鞍下有回毛的马。古人以为骑之不祥,故名。 宋 许洞 虎钤经·马毛利害:“鞍下有回毛者,名负尸。”
分類:下有不祥
《漢語大詞典》:尸厥
见“ 尸蹷 ”。
《漢語大詞典》:尸蹶
亦作“ 尸厥 ”。 病名。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杂疗方:“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此是尸厥,必有异梦,须俟其自復,不可惊之,祷亦无益。”
《漢語大詞典》:遗尸(遺屍)
亦作“ 遗尸 ”。 遗体;尸体。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夫妇入道:“ 守素 遂亦束髮簪冠,着道士服,奉夫遗尸,二十年迹不下山。”《檮杌闲评》第三六回:“发出遗尸,家人代他沐浴更衣;拾得遗书,知是他临终之言,为他珍重收藏。”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觅遗尸於鸟鳶口下,得破镜於权贵家中。”
分類:遗体尸体
《漢語大詞典》:尸忝
谦词。犹言无功而得。 唐 李峤 《为李景谌让天官尚书表》:“顾斯政本,实总国彝,岂臣庸愚所堪尸忝。” 唐 贾至 《为韦相让豳国公表》:“尸忝厚禄,窃位多时。”
分類:谦词无功
《漢語大詞典》:闪尸(閃屍)
忽隐忽现的样子。文选·木华〈海赋〉:“ 天吴 乍见而髣髴,蝄像暂晓而闪尸。” 李善 注:“闪尸,暂见之貌。” 吕向 注:“暂晓谓暂见即没也。闪尸,疾见皃。” 唐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千魑魅兮万魍魎,欲出不可何闪尸。”
分類:忽隐忽现
《國語辭典》:荆尸(荊尸)  拼音:jīng shī
春秋时代楚国兵阵。《左传。庄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