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组(小組)  拼音:xiǎo zǔ
由少数人组成的工作单位,是从干部分派出来的。如:「工作小组」、「小组召集人」。
《国语辞典》:霹雳小组(霹雳小组)  拼音:pī lì xiǎo zǔ
县市警局保安队支援重大任务的临时编组。主要成员皆由保安队中挑选,再送至保一总队受训。于装备、火力等,皆特别加强,是近年来,警方打击犯罪的攻坚部队。
《国语辞典》:工作小组(工作小组)  拼音:gōng zuò xiǎo zǔ
为从事特定作业或任务,由有关部门指派专人组成的临时性工作团体,任务完成后即行解散。
《国语辞典》:机动小组(机动小组)  拼音:jī dòng xiǎo zǔ
按照警力配置的情形和任务的需要,召集一部分人员,以供机动使用的任务编组。如:「警方决定成立一个机动小组,全力缉查这个凶案的主谋。」
《国语辞典》: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推动小组(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推动小组)  拼音:guó jiā zī xùn tōng xìn jī běn jiàn shè tuī dòng xiǎo zǔ
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英文名称为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包含了四通八达的通信网路、在网路上各种的应用服务及支援各项应用的技术、标准、法规等配合措施。「行政院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为行政院于民国八十三年八月正式成立的组织,下设资源规划组、网路建设组、应用技术及推广组、人才培育组、行政暨便民服务自动化组,分别由经建会、交通部、经济部、教育部及研考会主办,并请财政部、内政部、国科会、卫生署、新闻局、研考会、主计处等为协办单位。就全国资源、法规条例、资讯通信产业之发展、光纤与铜轴电缆网路之建设、人才之培育、政府行政便民措施积极规划推动,期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成长及提升生产力,创造国民就业机会,提升医疗服务与教育之品质,拓展国际交流的空间,增进全民之福址。
《国语辞典》: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  拼音:shēng wù jì shù yǔ zhì yào gōng yè fā zhǎn tuī dòng xiǎo zǔ
隶属经济部。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经营大型化及具国际竞争力,促使台湾成为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的亚太营运制造中心所成立的小组。
《国语辞典》:专案小组(专案小组)  拼音:zhuān àn xiǎo zǔ
为特定任务需要,由相关单位指派专人,临时组成的工作团体。
《国语辞典》:爆破小组(爆破小组)  拼音:bào pò xiǎo zǔ
专门负责爆破工作的部门,通常指拆除炸弹或爆炸等工作而言。如:「爆破小组接获通报后,便立刻前往处理百货公司中发现的可疑爆裂物。」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名称不统一,有称共产党、共产党支部、共产党小组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漢語大詞典》:党小组
中国共产党组织内最小的活动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下一级组织形式,但不是一级独立的组织,只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活动。
《國語辭典》:名理  拼音:míng lǐ
1.名家的理论,即辨别是非同异的理论。《晋书。卷七五。列传。范汪》:「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写毕,诵读亦遍,遂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2.有关逻辑或语词概念方面的道理。源自明代来华耶稣会士汤若望著《名理探》十卷,讲述逻辑原理。名理成为对逻辑的早期翻译名称之一。
《國語辭典》:多幸  拼音:duō xìng
1.侥幸。《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2.庆幸。唐。韩愈 与大颠师书:「缘昨到来,未获参谒,倘能暂垂见过,实为多幸。」《水浒传》第二二回:「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國語辭典》:肥水  拼音:féi shuǐ
1.好处、利益。如:「他做这些事情,目的是想得到一点肥水而已。」
2.河川名。发源于安徽省合肥县西南,北流至寿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肥河」、「淝水」。
《國語辭典》:分组(分組)  拼音:fēn zǔ
将团体分成若干小单位,每一单位称为「一组」。如:「分组讨论」。
《國語辭典》:梭子  拼音:suō zi
1.织布机上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丝束置于中空部分。也称为「梭」。
2.机关枪等武器中装子弹的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