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细点(細點)
(1).小水滴。 宋 刘克庄 《听泉》诗:“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2).精制的点心。 许地山 《命命鸟》:“一面吩咐 玛弥 预备槟榔、淡巴菰和些少细点,一面携着 加陵 上楼。” 冰心 《姑姑·三年》:“中间一张小藤桌子,罩着细麻绣白花的桌布,上面三副杯盘,几碟子细点,一瓶红玫瑰花。”
《漢語大詞典》:山溜(山霤)
亦作“ 山霤 ”。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孔丛子·连丛子上:“山霤至柔,石为之穿。” 晋 陆机 《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前蜀 贯休 《湖上作》诗:“山霤穿苔壁,风钟度雪林。” 宋 欧阳修 《浮槎山水记》:“至於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明 无名氏 《八声甘州·合筝》套曲:“见天风淅淅,山溜泠泠。”
《漢語大詞典》:水雾(水霧)
(1).水上的雾气。 南朝 梁 伏挺 《行舟值早雾》诗:“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唐 白居易 《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诗:“水雾重如雨,山火高於星。”
(2).像雾一样的小水点。 陆俊超 《国际友谊号》五:“正午,炎热的太阳照着飞溅的水雾,射出瑰丽的彩虹。”
《漢語大詞典》:荥泽(滎澤)
(1).小水貌。《韩诗外传》卷五:“故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滎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2).古泽名。书·禹贡“ 滎 波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汴水》:“昔 禹 於 滎泽 下,分 大河 为 阴沟 ,出之 淮 泗 。”参见“ 滎波 ”。
《漢語大詞典》:荥波(滎波)
二水名。书·禹贡:“ 滎 波 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惠栋 九经古义·尚书古义上:“ 马 郑 本皆云‘ 滎 播 既都’。 郑 云:‘ 沇水 溢出 河 为泽。 卫狄 战在此地,今塞为平地, 滎阳 民犹谓其处为 滎播 。’ 栋 案:‘ 滎 波 当是二水名。’周书·职方云:‘ 豫州 其川 滎雒 ,其浸 波 溠 。’ 孔氏 以为‘ 滎泽 波水’,非也。 郑 於《周礼注》尚书,读波为播,以 滎播 即 滎泽 ,合为一,亦非。”
分類:二水
《漢語大詞典》:细滴(細滴)
小水点。 唐 薛能 《泛觞池》诗:“细滴随杯落,来声就浦分。” 前蜀 张蠙 《雨》诗:“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
分類:小水
《漢語大詞典》:云滴(雲滴)
云中的小水滴,直径约为四至一百微米。
《漢語大詞典》:小派
支流,小水。《宋史·河渠志七》:“其(指 柘湖 )相近 徐浦塘 ,元系小派,自合筑堰。”
分類:支流小水
《漢語大詞典》:涓浍(涓澮)
小水流,小河。亦以喻低微的地位。文选·郭璞〈江赋〉:“纲络羣流,商搉涓澮。” 李善 注:“涓澮,小流也。”魏书·儒林传·孙惠蔚:“ 惠蔚 与 李彪 以儒学相知,及 彪 位至尚书, 惠蔚 仍太庙令。 高祖 曾从容言曰:‘ 道固 既登龙门而 孙蔚 犹沉涓澮,朕常以为负矣。’” 唐 王勃 《入蜀纪行诗序》:“盖登培塿者,起 衡 霍 之心;游涓澮者,发江湖之思。” 清 梅曾亮 《吴淞口验功记》:“巨阜连陇,神移鬼推,盘盓涓澮,云解天动。”
《漢語大詞典》:神渚
小水洲的美称。谓有神灵在此活动,故称。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众灵杂遝,命儔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國語辭典》:水汊  拼音:shuǐ chà
支流。《水浒传》第一九回:「原来这石碣村湖泊,正傍著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芦苇草荡。」
《漢語大詞典》:畎遂
亦作“甽遂”。 田中小水沟。 唐 李翱 《平赋书》:“凡百里之州,为方十里者百……丘墓乡井之所聚,甽遂沟瀆之所渠,大计不过方十里者三十有六。”
《漢語大詞典》:水粒
小水珠,水点。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天蒙蒙亮了。空中悬浮着极细小的水粒。”
分類:小水水珠
《漢語大詞典》:潗湁
小水貌。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称其文,则皆汗漫辉煌……而僕乃朴鄙艰澁,培塿潗湁。”
分類:小水
《漢語大詞典》:涸溜
干枯的小水流。 唐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诗:“彻底碧潭滋涸溜,压枝红艳照枯株。”
《漢語大詞典》:漻澥
小水流。文选·张衡〈西京赋〉:“擿漻澥,搜川瀆。” 薛综 注:“漻澥,小水别名。”
分類:小水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