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玉色
神圣
太保
吾兄
讲席
大君
令君
公府
圣上
神禹
硕人
仁圣
空王
皇考
相君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hai
淡青如玉的颜色。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è
1.比喻颜色不变。《礼记。玉藻》:「盛气颠实扬休,玉色。」汉。郑玄。注:「色不变也。」
2.比喻操行坚贞。《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3.貌美如玉。唐。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4.尊称他人的容颜。唐。朱昼 喜陈懿老示新制诗:「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閒时,今夕见玉色。」
《國語辭典》:神圣(神聖)  拼音:shén shèng
1.如神一般的圣明。形容至为庄严尊贵,不可侵犯。如:「神圣的使命」。《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唐。韩愈 论佛骨表:「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2.神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神圣前日分付小人起造,如何又要拆毁?」《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老年人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临凡,所以都争著出来看。」
《國語辭典》:太保  拼音:tài bǎo
1.职官名。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多为恩宠所加的头衔,并无实职。《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
2.庙祝、巫师。宋。俞琰《书斋夜话》卷一:「余谓今之巫者言神巫其体,盖犹古之尸,故南方俚俗称巫为太保,又呼为师人。」
3.对仆役的的尊称。《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官人吃了几杯酒,睡在楼上。二位太保宽坐等一等,不要催促。」
4.对绿林人物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只是鞍马衣装,须留下做归途盘费则个。」
5.不良少年。如:「他是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小太保。」
《國語辭典》:吾兄  拼音:wú xiōng
1.称自己的兄辈。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唐。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2.对同辈朋友的尊称。唐。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回:「人情无过男女,方才吾兄说非是所好。」
《國語辭典》:讲席(講席)  拼音:jiǎng xí
教师讲学的座位。《梁书。卷三四。张缅传》:「文筵讲席,朝游夕宴,何曾不同兹胜赏,共此言寄。」唐。孟浩然 题融公兰若诗:「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也称为「讲筵」。
《國語辭典》:大君  拼音:dà jūn
1.天子、君王。《易经。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文选。潘岳。藉田赋》:「大君戾止,言藉其农。」
2.长子。宋。张载〈西铭〉:「大君者,吾父母宗子。」
《國語辭典》:令君  拼音:lìng jūn
1.古时对尚书令的敬称。后亦称位居枢要的大臣为「令君」。《晋书。卷三九。列传。荀勖》:「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唐。沈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
2.对县长的尊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令君之意,弟非不感激。」
《國語辭典》:公府  拼音:gōng fǔ
1.君府。《左传。昭公四年》:「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
2.三公的官府。《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
《漢語大詞典》:公衙
亦作“ 公牙 ”。 封建时代的衙门。旧唐书·舆服志:“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絝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或云:‘公门外刻木为牙,立子门侧,以象兽牙。军将之行,置牙竿首,悬旗于上。’其义一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牙旗……是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称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 元 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讼简公衙静,民安士庶称。”
分類:封建衙门
《國語辭典》:圣上(聖上)  拼音:shèng shàng
古时对天子的尊称。《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某早晚趋侍圣上而已,并不干与国政。」
《漢語大詞典》:神禹
夏禹 的尊称。庄子·齐物论:“无有为有,虽有 神禹 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玄英 疏:“迷执日久,惑心已成,虽有 大禹 神人,亦不令其解悟。” 金 王渥 《三门津》诗:“ 大河 三门 险, 神禹 万世功。” 明 高启 《石射堋》诗:“疑是 神禹 治水时,来教鬼射降妖精。” 胡小石 《犊儿矶水府寺宿》诗:“ 神禹 昔驱水,鸿濛万灵奔。”
分類:夏禹尊称
《國語辭典》:硕人(碩人)  拼音:shuò rén
1.美人。《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2.隐士。《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3.大德、贤德的人。《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魏书。卷七。高祖纪上》:「顷者州郡选贡,多不以实,硕人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4.宋代妇人的封号。侍郎以上职官的妻封为「硕人」。元以后废。
《漢語大詞典》:仁圣(仁聖)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列子·杨朱:“仁圣亦死,凶愚亦死。” 汉 班固 《东都赋》:“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仁圣之造,退亦推恩。”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九:“ 中国 皇帝仁圣,且限以行国。”
(2).对皇帝的尊称。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窃以方今仁圣在上,四海九州冠带之属,望其施为以福天下者,皆聚于朝廷。”
《國語辭典》:空王  拼音:kōng wáng
佛的尊称。清。钱谦益〈碧云寺〉诗:「礼拜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清。陈曾寿〈八声甘州。镇残山风雨耐千年〉词:「忍残年心事,寂寞礼空王。」
《國語辭典》:皇考  拼音:huáng kǎo
1.对亡父的尊称。《楚辞。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对亡祖的尊称。《诗经。周颂。雍》:「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漢語大詞典》:相君
旧时对宰相的尊称。史记·张仪列传:“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后汉书·阴识传:“初,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谓为‘相君’。”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分類:宰相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