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王孙
圣主
天台
博士
长者
千岁
圣朝
皇天
在上
上人
仁者
教授
丈人
府君
东君
《國語辭典》:王孙(王孫)  拼音:wáng sūn
1.贵族的子孙。《西游记》第三七回:「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2.对他人的尊称。《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司马贞索引引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唐。王维 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猴子的别称。汉。王延寿〈王孙赋〉:「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4.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5.植物名。百合科王孙属,多年生草本。叶四片,轮生于地上茎,其茎顶著一花,四瓣,色黄绿,根可入药。
6.复姓。如卫有王孙贾、楚有王孙由于。
《國語辭典》:圣主(聖主)  拼音:shèng zhǔ
1.对圣明君主的尊称。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
2.佛教徒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号。
《國語辭典》:天台  拼音:tiān tái
1.神话中的仙境。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是瀛州方丈接蓬莱,远上天台。」
2.县名。参见「天台县」条。
3.山名。在今浙江省境内。参见「天台山」条。
《國語辭典》:天台(天臺)  拼音:tiān tái
楼房顶层露天的楼台。如:「夏夜里,大家喜欢在天台上乘凉。」
《國語辭典》:三台(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2.古时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为「三台」。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台第六。叙事》:「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3.星座名。分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各两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阶级一样。参见「泰阶」条。
《國語辭典》:天台山  拼音:tiān tái shān
山名。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北,为仙霞岭的东支。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而得名,形势崇伟。多悬崖飞瀑等名胜,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國語辭典》:博士  拼音:bó shì
1.博学多闻,通达古今的人士。《战国策。赵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职官名。起源于战国,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备咨诣,为学术顾问的性质。《汉书。卷一○。成帝纪》:「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3.旧时对特殊技能专业人员的尊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茶毕,命奴才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西游记》第八五回:「孽畜!你原来是个染博士出身!」
4.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國語辭典》:长者(長者)  拼音:zhǎng zhě
1.年纪较大或辈分较高的人。《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之不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2.显贵的人。《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
3.言行仁厚或有学问、德行的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室无姬姜,门多长者。」
《國語辭典》:千岁(千歲)  拼音:qiān suì
1.千年。《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2.尊称亲王,常用于戏曲中。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九出:「大王千岁,奴家介冑在身,不拜了。」
《國語辭典》:圣朝(聖朝)  拼音:shèng cháo
古时对当代王朝的尊称。《文选。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國語辭典》:皇天  拼音:huáng tiān
皇,大。皇天为对天的尊称。《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三国演义》第四回:「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
《漢語大詞典》:在上
(1).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 孔颖达 疏:“言 尧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 唐 郑万钧 《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翌日,勑使来问,﹝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万珍重。’”
(2).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执手对丈人説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 ,吃了一场屈官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元帅在上,小将本不该争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众人连忙一齐跪倒,口称:‘太老爷在上,小人们都是些乱民。’”
《國語辭典》:上人  拼音:shàng rén
1.道德智慧在一般人之上的人。汉。贾谊《新书。卷九。修政语下》:「闻道志而藏之,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2.主人、居上位的领导者。《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正乱》:「上人正一,下人静之,正以侍(待)天,静以须人。」明。谢肇制《五杂组。卷一四。事部二》:「贝锦一成,泣血剖心,上人终不见信。」
3.本是尊称修行、智慧都很卓越的高僧,亦用以敬称一般出家人。《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宋。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國語辭典》:仁者  拼音:rén zhě
有仁德的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仁者不以德来,强者不以力并。」
《國語辭典》:教授  拼音:jiào shòu
1.传授知识、技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2.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学校课试等职。后亦用为对教书先生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五年之后,选了衢州教授。」
3.在大学及专科以上学校任教的教师中职级最高者。如:「他今年升了教授。」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én
1.长老或老成的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2.称谓。古称祖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
3.星官名。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en
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丈人丈母认了不必说,妳父母与你也当堂认了领去的,如何又有说话。」《儒林外史》第三回:「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國語辭典》:府君  拼音:fǔ jūn
1.汉代太守的尊称。《三国志。卷二九。方技传。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
2.子孙对已故者的敬称。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3.对尊者长者的尊称。
《國語辭典》:东君(東君)  拼音:dōng jūn
1.古代传说中日神的别名。《楚辞。九歌》有〈东君〉篇,是祭日神之歌。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诗:「斋心谒西母,膜拜朝东君。」
2.春神。唐。王初 立春后作诗:「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道是东君去了花无主,你自有莺俦燕侣。」
《國語辭典》:东王公(東王公)  拼音:dōng wáng gōng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领导男仙,常与领导女仙的西王母并称。见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也称为「木公」、「东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