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沙虫(沙蟲)
(1).沙子和小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葛洪 抱朴子:“ 周穆王 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多以“沙虫”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遭殃的民众。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八:“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朝堂多水火之争,边徼有沙虫之戚。” 清 赵翼 《愍忠寺石坛》诗:“丘貉尸难认,沙虫命总寃。” 陶牧 《和朴庵见答韵》:“沙虫吾辈归何用?风鹤人间鬱不平。” 陈毅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参见“ 猿鹤沙虫 ”。
(2).一种细小而有毒的虫。也叫沙虱。 唐 李德裕 《谪岭南道中作》诗:“愁衝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録异记云: 潭 、 袁 、 处 、 吉 等州有沙虫,即毒蛇鳞甲中虫。蛇被苦,每入急水中碾出。人中其毒,三日即死。此亦沙虱之类也。” 清 黄景仁 《苦雨》诗:“沙虫缘树上,洲鸟浴溪通。”
(3).即星虫。也叫沙肠子。参见“ 星虫 ”。
《國語辭典》:猿鹤沙虫(猿鶴沙蟲)  拼音:yuán hè shā chóng
比喻将士出征战死沙场。参见「猿鹤虫沙」条。清。黄遵宪〈述闻〉诗八首之二:「螟蛉果裸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國語辭典》:星虫(星蟲)  拼音:xīng chóng
动物名。星口动物门星虫科。体呈圆筒形,前端有粗长而能伸缩的吻,周围密生短触手,伸开后呈星形。开口于腹面,肛门在体的前部。栖息于浅海泥沙之间,可做钓饵或食用。
《國語辭典》:带甲(帶甲)  拼音:dài jiǎ
披甲冑的将士。《国语。越语上》:「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唐。杜甫 送远诗:「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國語辭典》:誓师(誓師)  拼音:shì shī
军队出征前,召集将士予以训示告诫,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况乎甘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
《漢語大詞典》:楼烦(樓煩)
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军於 燕 西,所将卒斩 楼烦 将五人。”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 楼烦 人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幸甘泉宫歌》:“校尉 乌桓 骑,待制 楼烦 弓。”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结交 楼烦 将,侍从羽林儿。”
《漢語大詞典》:免胄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国语·周语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韦昭 注:“免,脱也。脱胄而下敬天王也。” 唐玄宗 《饯王晙巡边》诗:“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餘。”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城门免胄经相识,异地归元不忍看。”
(2).指决死。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既有志於免胄,岂无心於丧元。”
《國語辭典》:爪士  拼音:zhǎo shì
武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士!」《新唐书。卷一八七。王重荣传》:「天子爪士,而藩校辱之!」
《漢語大詞典》:激犒
(1).奖励犒赏。宋史·职官志二:“若朝廷军期急速钱物金带,以备激犒。”
(2).指用以激励、慰劳将士的物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舟约数百艘,有载粮往 濠州 者,有载激犒之 楚州 、 扬州 者,泝流牵挽,其势甚速。”
《國語辭典》:出马(出馬)  拼音:chū mǎ
1.古称将士上阵作战。《薛仁贵征辽事略》:「一将出马交战数合,莫离支刀劈敬德,敬德闪过。」《三国演义》第二回:「张宝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玄德使张飞击之。」
2.出面担当处理,与人对抗较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张生晓得此言是搦他师父出马,不敢应答。」
3.俗称医生出诊。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卷九。霍筠》:「郎不如重理旧业,时向大郎三郎讨论,不过数月,亦可出马矣。何必日夜佔毕,徒自苦为?」
《國語辭典》:马流(馬流)  拼音:mǎ liú
1.马来人。《云麓漫钞》卷五:「马文渊立两桐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家十馀家。不反,居寿冷岸南而对桐柱。悉姓马,自相婚姻,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也作「马留」。
2.猴子。《云麓漫钞》卷五:「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西游记》第一五回:「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也作「马留」。
《漢語大詞典》:征裳
出征将士穿的衣裳。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报国勒铭,征裳遗墨,凛凛烈士之风也。”
《國語辭典》:战车(戰車)  拼音:zhàn chē
1.作战用的车辆。《战国策。秦策一》:「战车万乘,奋击百万。」
2.全装甲结构之全履带车辆,有炮塔(火炮)、自动武器、通信等装置,具有越野机动与装甲防护的能力,为地面部队中具有决定性之战斗装备。
《漢語大詞典》:含血
(1).含有血液。形容人类或其他动物。史记·律书:“自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於人怀好恶喜怒之气?”血,一本作“ 齿 ”。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 公刘 仁德,广被行苇,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使乾皮復含血,枯骨復被肉,允所谓遭仁遇神,真所宜传而著之。”又指人及其他动物。 汉 王粲 《大暑赋》:“根生苑而焦炙,岂含血而能当?”
(2).犹吮血。吮吸伤口的瘀血。形容爱抚将士。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 思摩 奋呼乞效死。”按, 李思摩 曾中弩, 唐太宗 亲为吮血。
《國語辭典》:螭虎  拼音:chī hǔ
螭与虎,皆猛兽。形容勇猛强悍。《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
《漢語大詞典》:熊貔
熊和貔。比喻勇猛的将士。 明 李梦阳 《送李中丞赴镇》诗:“中丞按轡东视师,躬歷险隘挥熊貔。” 明 唐顺之 《敕示军情升通政司左通政谢表》:“锡命俯颁,董熊貔之八校;辕门仰瞩,通虎豹之九关。”
分類:勇猛将士
《國語辭典》:誓词(誓詞)  拼音:shì cí
立定决心的言辞。如:「宣读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