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濑(下瀨)
(1). 汉 代将军名号。汉书·南粤传:“故归义 粤 侯二人为戈船、下瀨将军,出 零陵 ,或下 离水 ,或抵 苍梧 。”
(2).指水军。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作》诗:“尚想 江陵 阵,犹疑下濑师。” 唐 张仲素 《涨昆明池赋》:“獱獭呈形,有类於文身之俗;鳧鷖乱响,如习乎下瀨之师。”
(3).指下濑船。 清 吴伟业 《桃核船》诗:“ 汉 家水战习 昆明 , 曼倩 偷来下瀨横。”详“ 下瀨船 ”。
分類:水军将军
《漢語大詞典》:下濑船(下瀨船)
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汉书·武帝纪“ 甲 为下瀨将军” 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瀨,湍也。 吴 、 越 谓之瀨,中国谓之磧。《伍子胥书》有下瀨船。”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漢語大詞典》:鈇钺(鈇鉞)
(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荀子·乐论:“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忠臣竭诚不顾鈇鉞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 颜师古 注:“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疏远小臣,腰领不足以荐鈇鉞。”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2).泛指刑戮。南史·何尚之传:“﹝ 范曄 ﹞宜出为 广州 ,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鈇鉞。”《西游记》第二五回:“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鈇鉞。” 清 洪升 《长生殿·献饭》:“谁肯再甘心鈇鉞,来奏君王。”
(3).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鉞,然后杀。” 孔颖达 疏:“赐鈇鉞者,谓上公九命得赐鈇鉞,然后邻国臣弑君、子杀父者,得专讨之。”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有弓矢鈇鉞之权,皆国之元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上篇十二:“ 文王 当 商 命未改之时,犹然受 商 之鈇鉞以专征。”
(4).借指将军幕府。 唐 喻凫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诗:“清晨鈇鉞内,只献白云吟。”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参十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鉞,主斩刈。”
《國語辭典》:虎帐(虎帳)  拼音:hǔ zhàng
军营。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漢語大詞典》:武威
(1).军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史记·秦始皇本纪》:“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2).古代将军名号。 唐 李商隐 《少将》诗:“族亚 齐 安陆 ,风高 汉 武威 。”此指武威将军 刘尚 。
《漢語大詞典》:将家(將家)
带领家人;携挈家小。 唐 元结 《贼退示官吏》诗:“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明 高启 《秋日江居写怀》诗之六:“丧乱将家幸得全,客中长耻受人怜。”
将军之家。史记·项羽本纪:“ 项氏 世世将家,有名於 楚 。”新唐书·李安远传:“世为将家,以财雄。”
《國語辭典》:贰师(貳師)  拼音:èr shī
地名。为汉代大宛国地名。产良马,拒献汉朝,武帝命李广利征伐之,取善马,号为「贰师将军」。
分類:将军
《漢語大詞典》:四镇(四鎮)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 郑玄 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 杨州 之 会稽山 , 青州 之 沂山 , 幽州 之 医无閭 , 冀州 之 霍山 。”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 汉 晋 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 北魏 以 碻磝 、 滑台 、 洛阳 、 虎牢 为 河南 四镇。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 唐 代称 朔方 、 泾原 、 陇右 、 河东 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 龟兹 、 于阗 、 疏勒 、 碎叶 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國語辭典》:虎牙  拼音:hǔ yá
1.老虎的牙。
2.犬齿的别名。参见「犬齿」条。
《國語辭典》:给事中(給事中)  拼音:jǐ shì zhōng
职官名。秦、汉时,无论何等官职,若加上给事中之衔称,即可出入宫庭,常侍帝王左右。魏晋时始为正官。隋代给事中一度改称为「给事郎」。唐、宋以来,居门下省之要职,掌侍从规谏。也称为「给谏」、「给事」。
《國語辭典》:参赞(參贊)  拼音:cān zàn
1.参预谋划。《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齐高帝为相,欲引时贤参赞大业。」《红楼梦》第五三回:「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2.职官名:(1)清于外蒙古、新疆等地设置参赞大臣,以辅佐将军办理军务。(2)清末于东三省总督及西藏办事大臣之下,各置左右参赞。(3)清朝于外国公使馆置参赞,掌佐公使办理外交,有一、二、三等之别。
《漢語大詞典》:子公
汉 陈汤 的字。 西汉 成帝 时, 汤 为车骑将军 王音 所信用。郡守 陈咸 曾多次送 汤 财物,给 汤 写信,以求“得入帝城”。后竟征为少府。事见《汉书·陈咸传》。 宋 黄庭坚 《静居寺上方南入一径有钓台感之而作》诗:“独吟嘉橘颂,不遗 子公 书。”
《国语辞典》:故将军(故将军)  拼音:gù jiāng jūn
旧时的将军或失势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國語辭典》:细柳营(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唐。王维 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中起暮笳。」也称为「柳营」。
《漢語大詞典》:横野
汉 时将军称号之一。谓能横行广野。 东汉 王常 曾拜横野大将军。 南朝 梁 吴均 《边城将》诗之二:“勋轻赏废丘,名高拜横野。”
分類:将军横行
《國語辭典》:骁骑(驍騎)  拼音:xiāo jì
1.古时武官的名号。《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吴楚反时,为骁骑都尉。」
2.勇武的骑兵。《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也作「枭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