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民家  拼音:mín jiā
1.住家、住户。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右桤:亦得所宜,民家莳之,不三年,村可倍常。」《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时夏侯惇所领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
2.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南僰掸族系。分布于大陆地区云南中部迤西偏北的大理、剑川一带。大致以农耕为主要生计。也称为「白族」。
《國語辭典》:棱层(稜層)  拼音:léng céng
1.山势高耸突兀。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鳞。」唐。岑参〈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诗:「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2.狰狞的样子。《法苑珠林》卷五:「形容长大,恒弊饥虚,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也作「楞层」。
3.形容人面容非常瘦削。如:「几年不见,她已满头白发、棱层瘦弱。」
《漢語大詞典》:殊祥
不同寻常的祥瑞。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渊角殊祥,山庭异表。”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等表》:“二气交泰,万国同和,动植思协於殊祥,遐尔毕陈其嘉应。”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休气充塞,殊祥辐凑。”
分類:寻常祥瑞
《漢語大詞典》:异气(異氣)
(1).指无血统关系之亲,多指非同胞兄弟姐妹或异姓之人。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不娶两娣何?博异气也。”左传·成公八年“ 卫 人来媵 共姬 ” 唐 孔颖达 疏:“‘膏肓’以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异气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武王女得适齐侯之子义答何休皇甫谧:“左传记载实事,言同姓当媵,异姓不必凡嫁皆媵,非谓异姓不许媵…… 休 忽言备姪娣,忽言博异气,则 武王 二女非异气,何必俱嫁 胡公 ?”
(2).神异的气质;非凡的禀赋。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 唐 王勃 《秋夜别薛昇华序》:“羣公竝受奇彩,各仗异气,或江海其量,或林泉其识。”
(3).特指不同于华夏的禀赋。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4).指物质的特殊属性。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三:“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夜夜有光,高二寸餘,殆秉异气所化。”
(5).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晋书·张华传:“ 焕 曰:‘僕察之久矣,惟牛斗之间颇有异气。’ 华 曰:‘是何祥也?’ 焕 曰:‘寳剑之精,上彻於天耳。’”
(6).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指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南朝 梁武帝 《乾闼婆》诗:“蜃蛤生异气,闥婆鬱中天。”
(7).气候不同。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8).气味不同。 晋 潘尼 《钓赋》:“燔炙之鲜,煎熬之味,百品千变,殊芳异气。”
(9).指文章不同寻常的有力气势。 唐 崔融 《报三原李少府书》:“龙文阳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鸣,自有奇音震物。”
《國語辭典》:浑闲事(渾閑事)  拼音:hún xián shì
普通常见的事。宋。陆游 买油诗:「冬裘不赎浑闲事,且为吾儿续短檠。」金。宇文虚中 在金日作诗三首之二:「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分類:寻常常事
《國語辭典》:传奇(傳奇)  拼音:chuán qí
1.唐朝裴铏著小说,以传奇为名,后人则泛称唐人文言小说及模仿其体例的作品为「传奇」。
2.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常取材自唐人传奇,故泛称此类敷演故事的作品为「传奇」。
3.明、清时代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称为「传奇」,以别于北方杂剧,每本大致为四十出,《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为著名作品。
4.离奇而超乎寻常。如:「传奇人物」、「传奇故事」。
《漢語大詞典》:小朝
(1).古代人臣晋见君主的寻常朝会,和“大朝”对言。隋书·礼仪志七:“﹝胡帽﹞ 后周 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隋书·何稠传:“此乃晦朔小朝之服。”
(2).小朝廷,小国家。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既割地称臣,有语及朝廷为大朝者, 梦锡 ( 常梦锡 )大笑曰:‘君等尝欲致君如 尧 舜 ,今日自为小朝邪?’” 清 钱大昕 《岳忠武墓》诗:“小朝誓表和亲日,大将圜扉絶命年。” 严复 《原强》:“ 忽必烈 汗荐食小朝,混一华夏。”
《國語辭典》:小可  拼音:xiǎo kě
1.自称的谦词。元。高文秀《黑旋风。楔子》:「小可是这火垆店上一个卖酒的,但是南来北往官员、士庶人等进香的,都在我这店中安歇。」《水浒传》第一二回:「小可数年前到东京应武举时,便闻制使大名。」
2.平常、轻微而无关紧要。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二出:「哎呀!了不得,这是上用钦工,非同小可。」《红楼梦》第五七回:「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3.出身低微的小户人家。《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忽有年貌相当,及第,又有是小可出身;忽有名臣之子,况无年貌相称。」《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或有登科及第的,又有小可出身;或门当户对,又无科第。及至两事俱全,年貌又不相称了。」
《漢語大詞典》:分异(分異)
(1).犹分居。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 尹知章 注:“分异,谓离居者。”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后汉书·独行传·李充:“妻窃谓 充 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
(2).谓不同寻常。荀子·非十二子:“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
(3).犹区别。 章炳麟 《文学说例》:“由 魏 逮 唐 ,分异文笔。”
《漢語大詞典》:雅才
亦作“ 雅材 ”。 不同寻常的才智。汉书·礼乐志:“ 河间献王 有雅材。”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是以资雅才,焕然立新意。”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精识雅才,所当更鑑其失,何復更效之也?”
分類:寻常才智
《漢語大詞典》:绝特
超出寻常。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 愈 少时,则闻 江 南多临观之美,而 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瑋絶特之称。”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盖 建安 贡茶,自 蔡襄 易以小团,而茶之絶特者,始得献之天子。” 明 李东阳 《四禽图》诗之一:“人言此物真絶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魁梧絶特之彦,非 中国 今日所能有。”
分類:超出寻常
《國語辭典》:异样(異樣)  拼音:yì yàng
不一样、不平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是有了头发,妆扮异样,若不仔细,也要错过。」《红楼梦》第二回:「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
分類:寻常
《國語辭典》:可事  拼音:kě shì
等閒小事。宋。陈允平 江城子。东风吹恨上眉弯词:「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分類:小事寻常
《漢語大詞典》:凡艳(凡豔)
亦作“ 凡艷 ”。 指寻常女子。《花月痕》第七回:“昨夜东风似虎狂,只愁枝上卸浓妆; 天台 毕竟无凡艳,莫把流红误 阮郎 。”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忽尔,老人擕其女入,修臂下垂,与生为礼。生正视之,密髮虚鬟,非同凡艷。”
分類:寻常女子
《漢語大詞典》:常俗
(1).犹习俗。 汉 蔡邕 《述行赋》:“ 唐 虞 眇其既远兮,常俗生於积习。”
(2).寻常,平凡。 元 王氏 《粉蝶儿·寄情人》套曲:“见一座古寺宇,盖造得非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