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密使
树密
不密
密意
周密
机密
枢密院
密树
蒙密
高密
密竹
密雨
秘密
密旨
严密
《國語辭典》:密使  拼音:mì shǐ
秘密的使者。如:「根据密使传来的消息,两国可望做进一步的交流。」「这位密使负有特殊的使命,要商议两国撤军的条件,弭平这场战争。」
分類:秘密使者
《骈字类编》:树密(树密)
隋 卢思道 河曲游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唐 许浑 晚泊七里滩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宋 杨万里 夏夜追凉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元 郝经 雨中感怀 树密莺愁湿,庭荒雀畏深。
《国语辞典》:不密  拼音:bù mì
有空隙、不严密。《文选。祢衡。鹦鹉赋》:「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國語辭典》:密意  拼音:mì yì
亲密的情意。如:「他俩总是那么深情密意,让人好羡慕。」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國語辭典》:周密  拼音:zhōu mì
1.周全细密。《荀子。儒效》:「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原来钱镠已知此是吉谶,合应在自己身上,只恐声扬于外,故意不信,乃见他心机周密处。」
2.人名。(西元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宋济南人,流寓吴兴。工诗词,作品风格纤细奇险,著有《癸辛杂识》、《齐东野语》、《武林旧事》、《草窗词》、《草窗韵语》等书,尝选南宋歌词为绝妙好词。
《國語辭典》:机密(機密)  拼音:jī mì
1.掌理机要大事的部门、职务。《后汉书。卷三六。郑兴传》:「宜侍帷幄,典职机密。」汉。蔡邕〈巴郡太守谢表〉:「超自群吏,入登机密。」
2.重要而秘密的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内有机密,请陛下自开,勿使他人知之。」
3.谨慎隐密。《红楼梦》第四四回:「贾琏也因吃多了酒,进来高了兴,未曾作的机密。」
4.旧时管理县衙机密房的人。《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
《國語辭典》:枢密院(樞密院)  拼音:shū mì yuàn
一种古代官署。掌管国家机要政务。创始于唐中叶,掌出纳帝命。宋代与中书省并称为「两府」,掌兵权;明初废。也称为「枢府」、「枢庭」。
《漢語大詞典》:密树(密樹)
枝叶茂密的树;浓密的树林。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 唐太宗 《冬狩》诗:“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元 王冕 《晚眺》诗:“密树连江暗,残阳隔浦明。”
《漢語大詞典》:蒙密
茂密;茂密的草木。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嶇嶔。”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拨蒙密兮见牕,行欹斜兮得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草木蒙密,地气鬱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见垣下禾黍蒙密。”
分類:茂密草木
《漢語大詞典》:高密
(1).高大。 三国 魏 应璩 《与尚书诸郎书》:“陋巷之居,无高密之宇;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
(2).借指富贵之家、高门望族。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一:“伏以功存社稷,庆钟高密之门;泽及本枝,天胙大任之德。”
(3).指 汉 代 郑玄 。 郑玄 是 山东 高密 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以 汉 儒拟之,在 高密 之下。”
(4).指 汉 代 邓禹 。 邓禹 以功封 高密侯 。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之一:“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
《漢語大詞典》:密竹
密生之竹。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连巖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诗:“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檜松杉楩柟之植,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
《國語辭典》:密雨  拼音:mì yǔ
细密不绝的雨。汉。扬雄《太玄经。卷一。少卦》:「上九,密雨溟沐,润于枯椟,三日射谷。」
分類:细密雨点
《國語辭典》:秘密(祕密)  拼音:mì mì
1.隐密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既然如此,索性秘密些我倒也佩服。」
2.隐密而不让人知道的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这些出家人毕竟心性古怪,此房有何秘密。」
《國語辭典》:密旨  拼音:mì zhǐ
秘密的旨令。唐。王建〈赠王枢密〉诗:「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分類:秘密谕旨
《國語辭典》:严密(嚴密)  拼音:yán mì
1.紧密,不疏漏。《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
2.严肃细密。《红楼梦》第一四回:「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
3.秘密、机密。《资治通鉴。卷二七九。后唐纪八。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