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过宾(過賓)
路过的宾客。国语·周语中:“今虽 朝 也不才,有分族於 周 ,承王命,以为过宾於 陈 ,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国语·吴语:“﹝ 吴王 ﹞乃命 王孙雒 先与 勇获 帅徒师,以为过宾於 宋 ,以焚其北郛焉而过之。”
分類:路过宾客
《漢語大詞典》:子客
儿子的宾客。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 昭帝 始立,年八岁,帝长姊 鄂邑 盖长公主 居禁中,共养帝。 盖主 私近子客 河间 丁外人 。” 颜师古 注:“子客,子之宾客也。”
分類:儿子宾客
《漢語大詞典》:颉羹(頡羹)
相传 汉高祖 微时,常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与客来。刮釜底,佯为羹尽,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有羹, 高祖 由此怨其嫂。及称帝,乃封其子为 颉羹侯 ,以示不忘旧怨。见史记·楚元王世家。后以“頡羹”为讥人吝啬之典。 元 李俊民 《代乐仲和张温甫处督米》:“欲向 田文 弹鋏去,恐因丘嫂頡羹还。” 清 赵翼 《友人以家难系狱论罪悼之》诗:“事异頡羹衔嫂怨,情同冒刃代兄行。”
分類:微时宾客
《漢語大詞典》:尊客
(1).尊贵的宾客。礼记·曲礼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孔颖达 疏:“若有尊客至,而主人叱駡於狗,则似厌倦其客欲去之也。”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诗:“昔闻 杜氏 子,翦髻事尊客。”《西游记》第六十回:“怎么敢上厅堂,在尊客之前,横行乱走?”
(2).敬重宾客。 汉 焦赣 《易林·晋之师》:“嘵然唯诺,敬上尊客。”
《漢語大詞典》:宾徒(賓徒)
宾客随从。后汉书·符融传:“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 清 陈维嵩 《渡江云·扬州感旧》词:“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分類:宾客随从
《漢語大詞典》:飧饔
亦作“飱饔”。
(1).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周礼·天官·外飨》:“凡宾客之飧饔、饗食之事亦如之。” 郑玄 注:“飧,客始至之礼;饔,既将币之礼。”
(2).晚餐和早餐。引申为吃饭。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輟飱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参见“ 饔飧 ”。
《國語辭典》:饔飧  拼音:yōng sūn
饔,早餐。飧,晚餐。饔飧指熟食。《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汉。赵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漢語大詞典》:六仪(六儀)
(1).谓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等六种礼仪。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
(2). 唐 开元 时,宫内设女官,其中有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合称“六仪”,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皇后之礼仪。见新唐书·百官志二新唐书·后妃传序
《國語辭典》:客房  拼音:kè fáng
1.专门用来招待宾客的房间。《水浒传》第四一回:「众头领连夜劳神,且请客房中安歇,将息贵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一间是本庵一个老和尚自己住著,一间便是牛布衣住的客房。」
2.旧时客栈中供旅客住宿的房间。《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也不茶不烟,一言不发,呆呆的只向对面安公子这间客房瞅著。」《老残游记》第一回:「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
《漢語大詞典》:凡宾(凡賓)
平庸的宾客。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分類:平庸宾客
《漢語大詞典》:禽献(禽獻)
把禽献给宾客。周礼·天官·庖人:“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禽献。” 郑玄 注:“禽献,献禽於宾客。”
分類:宾客
《國語辭典》:戒具  拼音:jiè jù
1.古代祭祀、朝觐、会同、应接宾客等事应备的陈设器具。《周礼。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
2.监所管理人员或警察,用以防止人犯脱逃、自杀、施暴或其他扰乱秩序行为的工具。依监狱行刑法第二十二条二项规定,戒具以脚镣、手梏、联锁、捕绳四种为限。
《國語辭典》:国族(國族)  拼音:guó zú
宗族、民族。《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漢語大詞典》:正客
主要的宾客。如:您是正客,我们是陪客。
分類:宾客
《漢語大詞典》:通呈
(1).通报呈递。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近復手啟,言 蒋偕 事,必已通呈。”《醉醒石》第十回:“ 陈箎 买了捕人捕官,竟卸在龟子身上,通呈上司。”
(2).掌管宾客往来联络事务的人。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犁国:“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权侔宰辅。”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通呈,典謁之职。”
《漢語大詞典》:受币(受幣)
(1).接受礼物。币,缯帛。古时以束帛用于丧祭或为赠送宾客的礼物。周礼·天官·小宰:“凡賔客賛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周书·萧撝传:“ 梁武帝 以 撝 辞令可观,令兼中书侍郎,受币于宾舘。”
(2).接受聘礼。指女子订婚。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又数月亦受币,亟议嫁遣。”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但男女非行媒不知名,非受币不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