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藉
亦作“温籍”。 含蓄;宽容包涵。温,通“ 蕰 ”。《诗·小雅·小宛》“饮酒温克” 汉 郑玄 笺:“中正通知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汉书·酷吏传·义纵:“治敢往,少温籍,县无逋事,举第一。” 颜师古 注:“‘少温籍’,言无所含容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温藉者,含蓄有餘之意。或作醖藉,又作蕰藉。”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
《漢語大詞典》:缊畜(緼畜)
蕴蓄,含蓄宽容。 明 吴承恩 《寿童孟湖八十序》:“气平而延,不迫不遽,优游緼畜,得天地之和。”
《漢語大詞典》:容护(容護)
宽容庇护。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太守曰:‘其明加检勅,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分類:宽容庇护
《漢語大詞典》:开弘(開弘)
宽大,宽容。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
分類:宽大宽容
《漢語大詞典》:哀宥
怜悯宽容。周书·孝闵帝纪:“帝听讼於右寝,多所哀宥。”
分類:怜悯宽容
《漢語大詞典》:开赦(開赦)
宽容饶恕。 柳琴戏 《状元打更》第十场:“[中军:]明日进帐回话,对得好,元帅开赦于你。”
分類:宽容饶恕
《国语辞典》:不计较(不计较)  拼音:bù jì jiào
宽容、慷慨地对待别人,不因摩擦或吃亏而与人争执。如:「过去的一切我就不计较了,从今天起我们同心协力把事做好。」
《漢語大詞典》:优纵(優縱)
宽容放任。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将相大臣皆 知祥 故人, 知祥 宽厚,多优纵之。及其事 昶 ,益骄蹇,多踰法度。”
《漢語大詞典》:优慎(優慎)
宽容谨慎。《文选·班固〈典引〉》:“而礼官儒林屯用篤诲之士,不传祖宗之髣髴,虽云优慎,无乃葸与!” 李善 注:“优,谓优游也。”
分類:宽容谨慎
《國語辭典》:天理难容(天理難容)  拼音:tiān lǐ nán róng
天理无法原谅。指作恶多端,必遭惩罚。《西游记》第七○回:「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也作「天理不容」。
《國語辭典》:天理不容  拼音:tiān lǐ bù róng
天意不能原諒。指壞事做盡,必遭天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天理不容,自然敗露。」《東周列國志》第四二回:「如此冤情,若不誅衛鄭,天理不容,人心不服。」也作「天理難容」。
《國語辭典》:严惩不贷(嚴懲不貸)  拼音:yán chéng bù dài
贷,宽恕。「严惩不贷」指严厉处罚,绝不宽恕。如:「对于知法犯法的人,理应严惩不贷。」
分類:惩办宽容
《漢語大詞典》:休休有容
语本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后因以“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明 李贽 《大臣总论》:“但能忍辱者,亦妙於趋时;务结主者,尤贵於含垢。此非休休有容者不能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 骆公 以休休有容之度,适莅是邦而逢其盛,每与诸公共事,颇能不掣其肘,不掩其长,以故勋望日隆。” 陶成章 《浙案纪略·敖嘉熊传》:“ 敖嘉熊 以休休有容之度,兼能善为大计,岂仅方面之才,直可含盖万有。”
《国语辞典》:南方之强(南方之强)  拼音:nán fāng zhī qiáng
南方人风气柔弱,故以宽容忍耐取胜。语出《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后为宽柔的代称。
《国语辞典》:量如江海  拼音:liàng rú jiāng hǎi
1.容量很大。形容人酒量好。如:「他酒到杯乾,真是量如江海。」
2.比喻人度量很大,能宽容他人。元。董君瑞〈哨遍。十载驱驰套。六煞〉:「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国语辞典》: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拼音:kuān yǐ dài rén,yán yǐ lǜ jǐ
(谚语)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以严格的态度来约束自己。如:「主政者必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才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