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4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风声
潘郎
委琐
阃仪
容礼
韩掾
纵体
躐缨
礼为情貌
《國語辭典》:
风声(風聲)
拼音:
fēng shēng
1.风的声音。三国魏。
刘桢
〈
赠从弟
〉诗:「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消息、听闻。《文明小史》第五一回:「这个风声传了出去,便有许多人来钻谋这个差使。」
3.树立声教。《书经。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4.声名、声望。《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
分類:
风声
散布
教化
声望
声色
风俗
传播
声音
播出
容止
声誉
传扬
风气
消息
《國語辭典》:
潘郎
拼音:
pān láng
1.晋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只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2.情郎。五代唐。
和凝
江城市。初夜含娇
词:「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分類:
潘岳
少时
美容
容止
貌美
情郎
《國語辭典》:
潘安
拼音:
pān ān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
分類:
潘岳
安仁
貌美
《國語辭典》:
委琐(委瑣)
拼音:
wěi suǒ
1.细碎。如:「委琐杂物」。
2.器度狭窄,举止鄙俗。《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岂特委琐握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
分類:
委琐
细碎
委顿
品格
拘泥
容止
才智
鄙俗
委靡不振
琐屑
小节
卑下
注重
琐碎
《漢語大詞典》:
阃仪(閫儀)
妇女的容止。 宋
陈亮
《祭薛象先内子黄氏恭人文》
:“体地道之无成,致閫仪之靡失。”
分類:
妇女
容止
《漢語大詞典》:
容礼(容禮)
容仪之礼。谓容止进退的礼仪规定。
《
后汉书·儒林传·刘昆
》
:“﹝ 刘昆 ﹞少习容礼。” 李贤 注:“容,仪也。前书 鲁 徐生 善为容, 孝文 时,以容为礼官大夫。” 王先谦 集解:“ 惠士奇 曰,古者有容礼,有容臺。容,其仪;臺,其地也……洒埽应对进退之礼,少而习焉,长而安焉。仪容辞令,其节似小,而大行人以之同邦国,亲诸侯。” 宋
苏舜钦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
:“遂以夫人归 韩氏 。果能上承尊嫜,奉 忠宪公 恂恂然,举动无一不中容礼者。”
分類:
容礼
容仪
容止
进退
礼仪
规定
《漢語大詞典》:
韩掾(韓掾)
晋 韩寿 美姿貌,善容止, 贾充 辟以为司空掾。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
《晋书·贾谧传》
。 唐
李商隐
《无题》
诗之一:“ 贾氏 窥帘 韩掾少 ,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宋
杨亿
《无题》
诗之二:“应知 韩掾 偷香夜,犹记 潘郎 掷果年。” 清
洪升
《长生殿·倖恩》
:“琴断朱弦,不幸 文君 早寡;香含青琐,肯容 韩掾 轻偷?”参见“ 韩寿偷香 ”。
分類:
韩寿
美姿
姿貌
容止
司空
《國語辭典》:
韩寿偷香(韓壽偷香)
拼音:
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私通,贾午以晋武帝赐贾充的外国奇香偷赠韩寿的故事。见《晋书。卷四○。贾充传》。后用来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鲸《双珠记》第一一出:「不但偷铃,韩寿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韩寿分香」。
分類:
韩寿
美姿
姿容
司空
少女
《國語辭典》:
纵体(縱體)
拼音:
zòng tǐ
1.跳舞时身体轻举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纷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群罢。」《文选。曹植。洛神赋》:「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2.放纵身体,行为不检。汉。荀悦《前汉纪。卷二八。孝哀皇帝纪》:「是以君子以道折中,不肆心则不纵体焉,惟义而后已。」
分類:
肢体
容止
轻举
检束
《漢語大詞典》:
躐缨(躐纓)
持理冠带。一种修饰容止的动作。躐,用同“ 擸 ”。
《后汉书·崔駰传》
:“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 李贤 注:“躐,践也。此字宜从‘手’。
《
广雅
》
云:‘擸,持也。’言持缨整襟,修其容止。”
分類:
冠带
修饰
饰容
容止
《漢語大詞典》:
礼为情貌(禮爲情貌)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
韩非子·解老
》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晋
阮侃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 周公 有请命之事, 仲尼 非 子路 之祷。今钧圣而钧疾,何事不同也?故知臣子之情,尽斯心而已。所谓礼为情貌者耳。”
分類:
个人
礼仪
仪容
容止
内心
显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