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还家尚黑头
江总外家养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许史家
锦城乐事何似还家早
锦服还家
锦绣裹家乡
太吠千家白
陶家
君家把酒杯
孔家禽(又作:杨家梅)
孔李通家(又作:通家文举过)
郤家兄弟
石家蜡烛
相关人物
子景素,少爱文义,有父风。大明四年,为宁朔将军、南济阴太守,徙历阳、南谯二郡太守,将军如故。中书侍郎,不拜。监南豫豫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豫州刺史,又不拜。太宗初,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太子左卫率,加给事中,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丹阳尹,吴兴太守,使持节、监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将军并如故。进号左将军。泰始六年,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左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如故。徵为散骑常侍、后将军、太常,未拜。时太祖诸子尽殂,众孙唯景素为长,建安王休祐诸子并废徙,无在朝者。景素好文章书籍,招集才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由是朝野翕然,莫不属意焉。……至今上即位,乃下诏曰:「宋建平王刘景素,名父之子,少敦清尚。虽末路失图,而原心有本。年流运改,宜弘优泽,可听以王礼还葬旧墓。」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 王维 送孙秀才
相关人物
「侯景寇京都,诏以总权兼太常卿。台城陷,总避难崎岖至会稽郡,复往广州依萧勃。及元帝平侯景,徵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会江陵陷不行。总因此流寓岭南积岁。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徵还朝。以本传总之年计之,梁太清三年己巳,台城陷,总年三十一。自此流离于外十四五年。至陈天嘉四年癸未还朝,总年四十五,即所谓还家尚黑头也。总集有诒孔中丞奂诗曰,我行五岭表,辞卿二十年。子美遭乱崎岖,略与总同,而自伤其年已老,故发此叹尔。何暇骂人哉?传又云,京城陷,入隋为上开府。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时年七十六。」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杜甫 晚行口号
相关人物
「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舅吴平光侯萧劢,名重当时,特所钟爱,尝谓总曰:『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及长,笃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杜甫 入衡州
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咏史八首〉其二:「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唐·李善注引班固《汉书·金日磾赞》曰:「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张氏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唐·李善注:「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也。」
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氏、史氏有外属之恩,金氏、张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属读如本字也。」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七叶贵:喻世代显贵。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貂蝉七叶贵,鸿鸽万里游。”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丘丹 忆长安四月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吴融 卖花翁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六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五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韦庄 咸通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于濆 古宴曲
金张好车马,于陵亲灌畦。 元稹 青元驿
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张。 司马扎 猎客
昔日金张门,狼籍余废宅。 唐彦谦 春风四首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孟浩然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孟浩然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李白 咏桂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 王维 寓言二首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王维 郑霍二山人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白居易 涧底松
行人误话金张贵,笑指北邙丘与墟。 罗邺 钓翁
垂杨十二衢,隐映金张室。 韦应物 拟古诗十二首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征人西游何时还】【问君西游何当还】【征人西游何当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但见悲鸟号枯木】,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飞呼雌绕林间】【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入烟几千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人莫开】。所守或匪亲【所守或匪亲人】,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侧身西望令人嗟】。
相关人物
「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
衣锦归:指富贵还乡。宋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深冬苦得朝丹阙,太华峰前衣锦归。”
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李端 送义兴元少府
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独孤及 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
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钱起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光化元年,移镇海军于杭州,加镠检校太师,改镠乡里曰广义乡勋贵里,镠素所居营曰衣锦营。婺州刺史王坛叛附于淮南,杨行密遣其将康儒应坛,因攻睦州。镠遣其弟銶败儒于轩渚,坛奔宣州。昭宗诏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宋征士陶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徵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元晦 越亭二十韵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元结 窊尊诗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刘商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刘禹锡 答乐天戏赠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孟浩然 秋登张明府海亭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孟浩然 赠王九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更欲栖踪近彭泽,香炉峰下结茅庐。 张蠙 赠江都郑明府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戴叔伦 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李嘉祐 自常州远江阳途中作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李白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李白 赠闾丘宿松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李端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李端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杜甫 石柜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杜甫 遣兴五首之三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武元武 秋怀奉寄朱补阙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虽在风尘裹,陶潜身自闲。 皇甫冉 送朱逸人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皮日休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卢纶 春日过李侍御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卢纶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卢纶 送宁国夏侯丞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 秦系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
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罗隐 登高咏菊尽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耿湋 奉和元丞秋忆终南旧居
且共衔杯酒,陶潜不得归。 耿湋 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薛能 折杨柳十首之九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定中宴会之什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许浑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贾岛 送南康姚明府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赵嘏 经无锡县醉后吟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赵嘏 赠桐乡丞
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赵嘏 赠王明府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朝来相忆访蓬荜,只谓渊明犹卧疾。 钱起 哭曹钧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一
渊明遗爱处,山芥绿芳初。 钱起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宁学陶潜空嗜酒,颓龄舍此事东菑。 钱起 锄药咏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钱起 题张蓝田讼堂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 陆龟蒙 漉酒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七
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陆龟蒙 记事
往往枕眠时,自疑陶靖节。 陆龟蒙 酒床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灵一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韩翃 送客归江州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黄滔 赠郑明府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贤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古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齐己 塘上闲作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齐己 折杨柳词四首之三
一自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冈边路,至老相寻得几回。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 张祜 送苏绍之归岭南
相关人物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融,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异才。时河南尹李膺有重名,敕门下简通宾客,非当世英贤及通家子孙弗见也。融年十馀岁,欲观其为人,遂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李君通家子孙也。』膺见融,问曰:『高明父祖,尝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众坐奇之,佥曰:『异童子也。』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同坐以告炜,炜曰:『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融答曰:『即如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
相关人物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东堂桂树: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片玉:喻贤才。唐李咸用《悼范摅处士》:“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罗隐 省试秋风生桂枝
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 罗隐 西京道德里
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定远侯。 罗隐 送泰州从事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罗隐 长安秋夜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上国才将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归。 方干 送吴彦融赴举
东堂一枝在,为子惜年华。 司空曙 送乔广下第归淮南
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 冷朝阳 送唐六赴举
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 可朋 赠方干
桂枝攀得献庭闱,何似空怀楚橘归。 姚鹄 和工部杨尚书重送绝句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 姚鹄 书情献知己
莲幕未来须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方干 赠郑仁规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畅当 春日过奉诚园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 李商隐 镜槛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君章绶
若无攀桂分,秖是卧云休。 贾岛 青门里作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赵嘏 东望
桂攀明月曾观国,蓬转西风却问津。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 杜牧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于濆 思归引
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于濆 感怀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 刘商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刘商 送杨行元赴举
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 刘得仁 莺出谷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 刘禹锡 伤韦宾客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刘禹锡 送李中丞赴楚州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刘轲 玉声如乐
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刘驾 送李殷游边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司空图 榜下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诜。 司马扎 送友人下第东游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
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登龙旧美无邪径,折桂新荣尽直枝。 姚鹄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多此欢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姚鹄 和徐先辈秋日游泾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孟郊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孙定 寄孙储一作下笔醉中寄储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岑参 送縢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岑参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岑参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崔子向 上鲍大夫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崔峒 奉和给事寓直
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 张氏 寄夫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张蠙 抒怀
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 方干 上越州杨严中丞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 中秋月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方干 献王大夫
郤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方干 送王霖赴举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 方干 送缙陵王少府赴举
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李咸用 悼范摅处士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赠陈望尧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欲寄同年
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 李商隐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守戎
长乐遥听上苑钟,䌽衣称庆桂香浓。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二首
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 李山甫 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李群玉 劝人庐山读书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李群玉 岳阳春晚
霄汉春风棣萼开,桂枝攀尽贾家才。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杜甫 哭长孙侍御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郤诜。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林藻 梨岭
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武元衡 戏赠韩二秀才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武元衡 送李正字之蜀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武元衡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王霞卿 答郑殷彝
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 卢尚卿 东归诗
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
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窦常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罗隐 南康道中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罗隐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罗隐 寄徐济进士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罗隐 思归行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 罗隐 东归
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罗隐 东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罗隐 东归别所知
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 罗隐 湘中赠范郧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翁承赞 喜弟承检登科
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 翁洮 赠方干先生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胡曾 下第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
得意东归过岳阳,桂枝香惹蕊珠香。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
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 许棠 投徐端公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谢八首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许棠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 贯休 上宋使君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贯休 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郑谷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化伫还珠美,心将片玉贞。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兴行。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 钱起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郤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谷水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 韩翃 别泛水县尉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颜真卿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
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顾非熊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黄滔 新野道中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黄颇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 齐己 赠孙生
相关人物
王君夫以饴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3).指 唐 陶沔 。 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 、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 ,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 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 半月臺 ,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4).指 晋 陶潜 。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2).烧制陶器的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州 陶家皆作土锅鑊,烧熟,以土油之,其洁浄则愈于铁器,尤宜煮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晋 诗人 陶潜 。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 陶 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九:“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 曲江亭 , 陶 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满遶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风自清。”参见“ 陶叟 ”。
(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 刘毅 家在 京口 ,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
(3).指 晋 宫的正殿。 晋武帝 时 郤詵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 唐 王建 《送薛曼应举》诗:“子去 东堂 上,我归南涧滨。” 唐 李频 《送友人游蜀》诗:“ 东堂 虽不捷,西去復何愁。” 宋 王圭 《呈永叔书事》诗:“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 东堂 。”参见“ 东堂桂 ”、“ 东堂策 ”。
(4). 宋 毛滂 的号。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若 黄子鸿 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 东堂 ,齐踪 西麓 也。”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鶯迁各异年。”参见“ 桂林一枝 ”。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