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分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儿家门户几重重
自是君家门户事
一家门
家门集
铜斗儿家门
小家门
改换家门
家门不幸
家门有幸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自报家门
倒陪家门
番宿家门
典故
翠竹谁家门可款儿家门户几重重
自是君家门户事
词典
家门一家门
家门集
铜斗儿家门
小家门
改换家门
家门不幸
家门有幸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自报家门
倒陪家门
番宿家门
典故
相关人物
子猷竹
谁家多竹门可款
子猷爱竹
猷家
款竹谁家
王家种竹
王家竹
子猷宠
爱竹啸名园
翠竹谁家门可款
看竹问主
款门不问谁家竹
篮舆爱竹
门深款竹
随宜有竹
王家看不足
王家看竹
子猷风调
子猷幸见过
多竹门可款
逢竹便寻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203~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简释
此君: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例句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吴融 岐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 徐夤 松
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李群玉 题王侍御宅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杜牧 题刘秀才新竹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牟融 题陈侯竹亭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韦式 一字至七家诗竹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儿家门户几重重
春到儿家庭户
儿家闭门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寻常闭【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春色何缘得入来】。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寻常闭【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春色何缘得入来】。
典故
相关人物
自是君家门户事
相关人物
孙盛
《晋书》卷八十二〈孙盛列传〉~248~
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既而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谓请删改之。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至此,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诸子遂尔改之。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子潜、放。
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既而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谓请删改之。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至此,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诸子遂尔改之。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子潜、放。
《國語辭典》:家门(家門) 拼音:jiā mén
1.家族。《陈书。卷二一。萧允传》:「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
2.古称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3.称自己的家庭。《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住家的大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著。」
5.门第、家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本来事主誇忠赤,变为不孝辱家门。」
6.传奇戏的开场白。内容说明戏情大意或戏中人物家世。
2.古称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3.称自己的家庭。《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住家的大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著。」
5.门第、家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本来事主誇忠赤,变为不孝辱家门。」
6.传奇戏的开场白。内容说明戏情大意或戏中人物家世。
《漢語大詞典》:家门集(家門集)
即家世集。《南史·王筠传》:“﹝ 王筠 ﹞又与诸儿书论家门集云:‘史传称 安平 崔氏 及 汝南 应氏 并累叶有文才,所以 范慰宗 云 崔氏 彫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参见“ 家世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