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子猷竹
 
谁家多竹门可款
 
子猷爱竹
 
猷家
  
款竹谁家
 
王家种竹
 
王家竹
 
子猷宠
 
爱竹啸名园
 
翠竹谁家门可款
  
看竹问主
 
款门不问谁家竹
 
篮舆爱竹
 
门深款竹
 
随宜有竹
 
王家看不足
 
王家看竹
 
子猷风调
 
子猷幸见过
 
多竹门可款
 
逢竹便寻

相关人物
王徽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76~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203~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简释

此君: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例句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吴融 岐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

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 徐夤

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李群玉 题王侍御宅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杜牧 题刘秀才新竹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牟融 题陈侯竹亭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韦式 一字至七家诗竹

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 刘长卿 春过裴虬郊园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儿家门户几重重
 
春到儿家庭户
 
儿家闭门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寻常闭【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春色何缘得入来】。
典故
自是君家门户事

相关人物
孙盛


《晋书》卷八十二〈孙盛列传〉~248~
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既而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谓请删改之。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至此,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诸子遂尔改之。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子潜、放。
《國語辭典》:家门(家門)  拼音:jiā mén
1.家族。《陈书。卷二一。萧允传》:「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
2.古称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3.称自己的家庭。《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住家的大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著。」
5.门第、家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本来事主誇忠赤,变为不孝辱家门。」
6.传奇戏的开场白。内容说明戏情大意或戏中人物家世。
《漢語大詞典》:一家门(一家門)
方言。全家。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今年还是个十足大丰年,乡下地方,吃总有得吃的,用不着一家门都寻死。”
分類:方言全家
《漢語大詞典》:家门集(家門集)
即家世集。南史·王筠传:“﹝ 王筠 ﹞又与诸儿书论家门集云:‘史传称 安平 崔氏 及 汝南 应氏 并累叶有文才,所以 范慰宗 云 崔氏 彫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参见“ 家世集 ”。
《漢語大詞典》:家世集
一家几代人著作的总集。梁书·王筠传:“﹝ 王筠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 安平 崔氏 及 汝南 应氏 ,并累世有文才,所以 范蔚宗 云 崔氏 “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
《漢語大詞典》:铜斗儿家门(銅斗兒家門)
犹言富丽的屋宇。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庄儿头孳畜成羣,铜斗儿家门一所,锦片也似庄田百顷。”
分類:富丽屋宇
《漢語大詞典》:小家门(小家門)
犹言寒门。 明 阮大铖 《燕子笺·误认》:“奴是小家门,爹妈都没也。”
分類:寒门
《国语辞典》:改换家门(改换家门)  拼音:gǎi huàn jiā mén
改变、更换出身的门第,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若到阵上一战成功,但得个一官半职,改换家门,可也母亲训子有功也。」
《国语辞典》: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拼音:jiā mén bù xìng
家中的运道不好,蒙受灾祸。《三国演义》第二八回:「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
《国语辞典》:家门有幸(家门有幸)  拼音:jiā mén yǒu xìng
家中的运道好,蒙受福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既能改过自新,便是家门有幸。」
《国语辞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拼音:bù shì yī jiā rén,bù jìn yī jiā mén
(谚语)性情、作风相近的人,常成为一家人。或共处久了,在气质、看法上会有相似之处。《济公全传》第一五八回:「王太和一听姑娘已把眼瞎了,自己一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该当要讨饭,我前头走,拉著一个瞎子,这到也不错。」
《漢語大詞典》:自报家门(自報家門)
古典戏曲中介绍人物的传统手法。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时用引子、定场诗、定场白等所作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籍贯、身世和剧中规定的情境等。
《国语辞典》:倒陪家门(倒陪家门)  拼音:dào péi jiā mén
女子降低身分下嫁于人。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母亲,休爱惜莺莺这一身。您孩儿别有一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漢語大詞典》:番宿家门(番宿家門)
轮番宿卫的家族。犹言武世家。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託赖着俺祖公是番宿家门,哎,你莫因循,便只待人急偎亲。”
《漢語大詞典》: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國語辭典》:此君  拼音:cǐ jūn
1.这个人。略含亲敬的意思。
2.语出《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后用以竹的代称。宋。苏轼 于潜僧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