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宗祊  拼音:zōng bēng
宗祀、宗庙。《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保姓受氏,以守宗祊。」《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
分類:宗庙家庙
《國語辭典》:影堂  拼音:yǐng táng
1.奉祀祖先遗像的地方。唐。杜光庭 题本竹观诗:「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门上有面牌写道:『韩国夫人影堂』。」
2.禅宗称供奉佛祖画像的地方。唐。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
《漢語大詞典》:私庙(私廟)
(1).犹家庙。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蒸尝不絶于私庙,子弟得嗣于南藩者, 后主 之惠也。”类说卷四一引 宋 钱易 南部新书:“ 大历 八年,虎入 元载 私庙。”
(2).私人所建的庙宇。 许地山 《解放者》:“ 大悲院 原是镇外一所私庙,不过好些年没有和尚。”
《國語辭典》:宗祠  拼音:zōng cí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红楼梦》第一○四回:「贾政便叫递了一巡酒,都歇息去罢。命众家人不必伺侯,待明早拜过宗祠然后进见。」也称为「家庙」。
《國語辭典》:家庙(家廟)  拼音:jiā miào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宋史。卷一○九。礼志十二》:「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也称为「家祠」。
《國語辭典》:焚黄(焚黃)  拼音:fén huáng
旧时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黄纸缮写诏书一张,祭告家庙,称为「焚黄」。《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
《國語辭典》:不祧  拼音:bù tiāo
一种古代庙制。古时要把世次过远的祖先神主,陆续迁于太祖庙合祭,称为「祧」,只有创业的始祖是永不迁移的,称为「不祧」。后比喻永久不废之意。《宋史。卷一○六。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
《國語辭典》:庙见(廟見)  拼音:miào jiàn
旧式结婚,新娘到庙中参拜其夫已死的父母,称为「庙见」。《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
《国语辞典》:金石例  拼音:jīn shí lì
书名。元潘昂霄撰,十卷。为述墓铭、神道、家庙诸碑制作之始。以韩愈所撰碑志为例,于家世宗族、职名、妻子死葬日月之类,咸条例其文,标为程式,并附有杂论文体。自后各书多援此例。
《漢語大詞典》:期练(期練)
丧礼服制。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北史·牛弘传:“ 弘 以三年之丧,祥禫具有降杀,期服十一月而练者,无所象法,以闻於帝。帝下詔除期练之礼,自 弘 始也。”隋书作“朞练”。
《国语辞典》:时移世变(时移世变)  拼音:shí yí shì biàn
时日变迁,世事随之改变。唐。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也作「时移世易」。
《漢語大詞典》:不迁之庙(不遷之廟)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唐 元稹 《迁庙议状》:“若以为后代有功有德者,尽为不迁之庙,则 成 康 措刑, 宣王 中兴, 平王 东周 之始王,并无不祧之説,岂非有功有德者哉?”参见“ 不祧 ”。
《國語辭典》:不祧  拼音:bù tiāo
一种古代庙制。古时要把世次过远的祖先神主,陆续迁于太祖庙合祭,称为「祧」,只有创业的始祖是永不迁移的,称为「不祧」。后比喻永久不废之意。《宋史。卷一○六。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