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竹林之游  拼音:zhú lín zhī yóu
本指竹林七贤常于竹林之下游集。见《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后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國語辭典》:竹林七贤(竹林七賢)  拼音:zhú lín qī xián
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國語辭典》:探春  拼音:tàn chūn
1.初春时到郊外游玩。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2.探望春光。唐。郑谷 巴江诗:「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
3.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女,庶出,依大排行,行三。为人事理分明,说话又条理,颇受人敬爱。
《國語辭典》:游学(游學)  拼音:yóu xué
1.周游各地以讲学。《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2.离家至外地求学。《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自游学十年乃归乡里。」也作「游学」。
3.受学。《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赞曰》:「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國語辭典》:游学(遊學)  拼音:yóu xué
1.到远处或国外求学。《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钟爱,把他纵容得志气极高,向父母要了些银子,到上海游学。」也作「游学」。
2.从事学习。《汉书。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传。史丹》:「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漢語大詞典》:弄田
汉 未央宫 有弄田,供皇帝宴游。汉书·昭帝纪:“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 臣瓚 曰:‘《西京故事》,弄田在 未央宫 中。’弄田为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 昭帝 年幼创有此名。”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至今 南顿 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漢語大詞典》:先赏(先賞)
古代冬至到上元期间的观赏宴游活动称为“先赏”。《宣和遗事》前集:“每岁冬至后,即放灯。自 东华 以北,并不禁夜,从市民行铺夹道以居,纵博羣饮,至上元后,乃罢。谓之‘先赏’。”
《国语辞典》:岈然  拼音:xiā rán
1.山谷深邃的样子。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上。滇游日记一○》:「东崖特耸之下,有洞岈然,西向而辟于坑底。」
2.山势高耸的样子。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黄山日记后》:「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