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3
词典
4
分类词汇
79
共79,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物观
正是
天理
真实
事物
必然
冷眼
机宜
自发
冒险
思想
实际
自蔽
道地
意识
《漢語大詞典》:
物观(物觀)
客观。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三:“ 陆王 一派的学说,解放思想的束缚是很有功的,但他们偏重主观的见解,不重物观的研究,所以不能得社会上一般人的信用。”
分類:
客观
《國語辭典》:
正是
拼音:
zhèng shì
1.恰是。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
2.小说杂剧,在一回或一出结束诗词前所用的套语。元。白朴《梧桐雨。楔子》:「正是:画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好惊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分類:
正是
确实是
应诺
就是
确实
实是
戏曲
客观
存在
套语
同意
真实性
人意
意见
肯定
加重
引出
语气
熟语
《國語辭典》:
天理
拼音:
tiān lǐ
1.伦常的法则。《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传》:「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西游记》第三○回:「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2.自然的道理。《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分類:
天理
星名
天道
天性
道义
自然
理学家
法则
封建
伦理
看作
永恒
客观
道德
《國語辭典》:
真实(真實)
拼音:
zhēn shí
真确实在而不虚假。晋。
陆云
〈
与戴季甫书
〉:「居德履道,秉心真实。」《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
分類:
真实
确切
真心实意
客观
清楚
观事
事实
实相
相符
符合
不假
《國語辭典》:
事物
拼音:
shì wù
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或现象。《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丑)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先世以来,不属人类。(生末)是甚事物?」也作「物事」。
分類:
事物
事务
客观
尘世
存在
事情
世事
《國語辭典》:
必然
拼音:
bì rán
1.必定如此。《庄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看苗贼虽败,他已逃往别洞,必然求了救兵,今夜来劫我们的营盘。不可不预为防备。」
2.哲学上指事物发展变化依照理法不变的规律。
分類:
必然
哲学
哲学名词
事理
必定
意志
转移
客观
观世
世界
规律
《國語辭典》:
冷眼
拼音:
lěng yǎn
1.冷静、客观的眼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娘如此口强!须是捉破了他,方得住绝。我再冷眼张他则个。」《红楼梦》第七八回:「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
2.冷淡、轻视的眼光。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正是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五出:「你宁可将我来埋冤,莫将我爹娘冷眼看。」
3.衰退的视力。宋。陈师道〈
答晁以道
〉诗:「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
分類:
冷漠
冷静
客观
眼光
轻蔑
《國語辭典》:
机宜(機宜)
拼音:
jī yí
事理、时宜。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
:「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分類:
机宜
事理
机密
机会
依据
客观
时宜
机要
情势
采取
对策
《國語辭典》:
自发(自發)
拼音:
zì fā
不假外力自己发动或自然产生。如:「自动自发」。
分類:
自己
启发
自行
亲自
不受
自发
提倡
抒写
发动
奋发
外力
影响
自然
产生
认识
掌握
客观
规律
《國語辭典》:
冒险(冒險)
拼音:
mào xiǎn
不避危险而勇往直前。《北史。卷五五。陈元康传》:「从神武于芒山,将战,遗失阵图,元康冒险求得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
分類:
冒险
承受
风险
客观
危险
蛮干
《國語辭典》:
思想
拼音:
sī xiǎng
1.思念、怀念。三国魏。
曹植
〈
盘石篇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金瓶梅》第三四回:「不期阮三在家,思想成病。」
2.想法、念头。《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想我们一个人脑子是顶要紧的,一切思想都从脑筋中出来。」
3.思维的结果,或指认知的心理历程。
分類:
思想意识
思忖
想念
思想
念头
客观
思维
相思
存在
意识
考虑
想法
怀念
反映
条理
指道
道德品质
脉络
中经
产生
结果
观点
何休
《國語辭典》:
实际(實際)
拼音:
shí jì
1.真实的情形。如:「符合实际」、「做事要求实际,不要只讲门面。」
2.具体的、实在的。如:「实际行动」、「实际交易价格」。
分類:
佛教语
客观
真实
实效
存在
不虚
实在
具体
利益
事实
境界
实相
《漢語大詞典》:
自蔽
自行掩蔽。谓为自己的成见所囿,无视客观实际。
《
汉书·艺文志
》
:“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
《
魏书·高祖纪上
》
:“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 清
戴震
《答郑丈用牧书》
:“其得於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
分類:
自行
掩蔽
自己
成见
无视
客观
《國語辭典》:
道地
拼音:
dào dì
1.事先说明,预留地步。《汉书。卷九○。酷吏传。田延年传》:「丞相议奏延年『主守盗三千万,不道。』霍将军召问延年,欲为道地。」唐。颜师古。注:「为之开通道路,使有安全之地也。」
2.实在的、真正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和尚在里头看见徒弟引得个小夥子进来,道:『是个道地货来了。』」也作「地道」。
3.招呼。《孽海花》第一九回:「如素云是袁尚秋替他招呼,怡云是成伯怡代为道地,老先生还自鸣得意,说是风尘知己哩!」
分類:
道地
真正
棋子
实在
代人
人事
客观
正是
行走
是有
事先
合适
纯粹
有名
疏通
产地
路数
地出
《國語辭典》:
意识(意識)
拼音:
yì shì
1.泛指一切精神活动。如知觉、记忆、想像等皆属之。
2.觉察、警悟。如:「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3.佛教用语。对一切现象能产生分别作用的心。《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意识相应散慧,名为计度分别。」
分類:
意识
佛教语
识见
佛教
觉察
自觉
头脑
感觉
客观
物质
世界
反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