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施设(施設)
(1).实施;实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 吴起 《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今者入守内职,为朝廷大臣。当天子新即位,汲汲于理化之日,出言举事,宜必施设。”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餘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清 戴名世 《承德郎工部屯田刘公墓志铭》:“自是益大肆其力於学……经世有用之学无所不贯穿,惜不得尽见之施设,而所施设一二未足以尽公之志也。”
(2).安排;措置;措施。汉书·尹翁归传:“会 田延年 为 河东 太守,行县至 平阳 ,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延年 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閲数十人,次到 翁归 ,独伏不肯起,对曰:‘ 翁归 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朕以比来郡守因循,故令至京师,亲问其施设优劣,将行黜陟。” 明 李东阳 《明故罗公墓志铭》:“方将大有施设,时已沾疾。”
(3).陈设;布置。南史·恩倖传·阮佃夫:“中书舍人 刘休 尝诣之,遇 佃夫 出行,中路相逢,要 休 同反。就席便命施设,一时珍羞,莫不毕备。” 唐 康骈 剧谈录·李相国宅:“既而延入小斋,不甚高敞,四壁施设,皆古书名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乃自开一房,其间施设幡像,有板壁遮以幕。”
(4).犹施展。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盖或得其位而无其才,有其才而无其时者多矣。丈人才位如此,而又当有为之时,是天付之全,而使施设才业之秋也。”
《國語辭典》:措施  拼音:cuò shī
1.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于层出不穷的抢劫事件,治安单位应采取积极措施。」
2.施行。如:「措施得当」。
《國語辭典》:执行(執行)  拼音:zhí xíng
1.依法实施、实行。如:「执行监禁」、「强制执行」。《唐律。卷一。名例》:「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
2.依据计画或决议去做。如:「政策执行」、「这次的展演活动由他策划执行。」
《國語辭典》:国家(國家)  拼音:guó jiā
指具备领土、人民、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的政治团体,是共享语言、文化、社会与历史的共同体。
《國語辭典》:一行  拼音:yī háng
1.单一的行列。唐。李群玉 九日诗:「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红楼梦》第五三回:「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著一行小字。」
2.行业的一种或同一的行业。《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张茂实每日在那铺中闲坐,百物的行情都被看在眼内,所以也要做这一行生理。」也作「一行儿」。
《國語辭典》:大学(大學)  拼音:dà xué
1.高等教育机构。依学科领域分为不同学院,每学院又分若干系所或学程。
2.学成而治国。《礼记。大学》:「大学。」唐。陆德明。释文:「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而可以为政也。』」
3.《礼记》篇名。相传为曾子所撰,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至宋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國語辭典》:期会(期會)  拼音:qí huì
1.约期聚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军驾。」
2.机会。《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南朝梁。沈约答陶隐居难均圣论〉:「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
《漢語大詞典》:褰帷
亦作“ 褰幃 ”。
(1).撩起帷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开车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车经诸房, 淑妃 每庄饰褰帷以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随起身褰帷拂枕,叠被铺牀。”
(2).后汉书·贾琮传:“ 琮 为 冀州 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梁书·刘孝绰传:“方且褰帷自厉,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拟除开封县令可郑州刺史》:“以尔具官某,宰予赤县,绰有政声,宜旌墨綬之贤,用布褰帷之化。”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褰幃 巴子国 ,揽轡垫 江 滨。”
《國語辭典》:小学(小學)  拼音:xiǎo xué
1.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如:「国民小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2.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
3.宋人称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为「小学」。
4.小道,末流琐屑之学。《陈书。卷三○。列传。傅縡》:「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漢語大詞典》:设教(設教)
(1).实施教化。易·观:“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晋书·刑法志》:“古人有言:‘善为政者,看人设教。’”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礼乐所以设教,而教非 尧 舜 之心。”
(2).指办学。 清 尹会一 《与东章馆师时溯尼书》:“遥闻设教以来,牖启童蒙,弥加静正,深慰远怀。”
《國語辭典》:革命  拼音:gé mìng
1.古时因天子受命于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易经。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2.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可形容于任何方面。如: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绿色革命。
3.专指政治权力或体制结构的根本性改变,通常采用武力或战争等方式推翻既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如: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國語辭典》:治功  拼音:zhì gōng
治理国政的功劳。《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附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國語辭典》:代耕  拼音:dài gēng
1.以他种营生代替耕植。如官吏以禄代耕、文人以笔代耕或以舌代耕皆是。晋。潘岳藉田赋〉:「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南朝宋。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2.代为耕种。如:「农机代耕」、「农地代耕」。
《國語辭典》:首善  拼音:shǒu shàn
模范。《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后世亦称国都所在地为「首善之区」。
《國語辭典》:进攻(進攻)  拼音:jìn gōng
向前攻击。《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日之事,不宜进攻,只宜退守。」《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进攻张宝,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