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宝真
宝俭
宝偈
宝供
宝乘
良宝
宝严
宝焰
宝圭
宝锷
照宝
宝稼
宝洞
佛宝
七宝台
《骈字类编》:宝真(宝真)
云笈七签东方九气青天真文一名生神宝真洞元章一名东山神咒八威策文
又明一统志宝真观在太原府平定州东三十里
《骈字类编》:宝俭(宝俭)
张说郑国夫人碑白玉满堂聚姻亲而同有黄金作穴散邻里而无馀君子钦其市义圣人嘉其宝俭
《漢語大詞典》:宝偈(寶偈)
(1).佛教语。对偈颂的敬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復幽宗,喜盈身意。”《法苑珠林》卷一○七:“晨朝宣宝偈,夕夜虔诚恭。近求出苦海,远念法身踪。”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2).道教亦借以指修炼的歌诀。云笈七籤卷五七:“四九宝偈,除诵守精,修奉太和,不亏不盈。”
《骈字类编》:宝供(宝供)
张翥 二生塔诗 宝供珊瑚碧,珠光舍利红。
《漢語大詞典》:宝乘(寶乘)
佛教语。即宝车。《法华经·譬喻品》:“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乍动慈舟,时延宝乘。”参见“ 宝车 ”。
佛教语。佛教的教义。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政化之理兮,甘棠犹存;宝乘之妙兮,婆罗是敦。”
《漢語大詞典》:宝车(寶車)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馀》:“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法华经·譬喻品》:“以众宝物,造诸大车,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道教亦借用之。云笈七籤卷二三:“ 太上 遣宝车来迎,上登 太霄 ,游宴 紫极 。”
(2).泛指华贵的车。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駟马宝车行锡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漢語大詞典》:良宝(良寶)
珍宝。墨子·耕柱:“ 和氏 之璧, 隋侯 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分類:珍宝
《骈字类编》:宝严(宝严)
明一统志宝严寺在平阳府赵城县东
《漢語大詞典》:宝焰(寶燄)
亦作“ 宝燄 ”。 珍宝射出的光辉。 唐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夜梦作》诗:“初梦龙宫宝燄然,瑞霞明丽满晴天。” 宋 朱熹 《山北纪行十二章》之五:“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金 元好问 《宝岩纪行》诗:“遥遥 金门寺 ,宝焰出巖竇。”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珠辉玉润,宝燄金光,自然之色,夫岂不佳?”
分類:珍宝光辉
《漢語大詞典》:宝圭(寶珪)
亦作“ 宝圭 ”。 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 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宝珪于 河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宝圭”。 宋 陈襄 《缫藉赋》:“嘉宝珪之致用,资繅藉以成仪。”
《漢語大詞典》:宝锷(寶鍔)
宝剑。 唐 李峤 《宝剑篇》:“ 吴 山开, 越 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鍔。”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佇谈交之可作,嘆宝鍔之徒悬。” 明 杨珽《龙膏记·脱难》:“那怕你丈八蛇矛,凌霜宝鍔。”
分類:宝剑
《分类字锦》:照宝(照宝)
地镜图欲知宝所在地以大镜夜照见影若光在镜中者物在下也许浑赠萧鍊师诗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骈字类编》:宝稼(宝稼)
元 陈旅 为张壶洲赋壶洲 珠林错落三华露,宝稼离罗五色秋。
《骈字类编》:宝洞(宝洞)
云笈七签北方五气元天真文赤书一名元神生真宝洞文一名北山神咒
《漢語大詞典》:佛宝(佛寶)
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分類:佛陀佛像
《漢語大詞典》:七宝台(七寶臺)
即七宝楼台。《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腰肢风外柳,标格雪中梅。合置千金屋,宜登七宝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