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3,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宝志
遗宝
宝势
宝年
宝爱
神宝
一宝
宝牒
宝炉
珠宝
宝箧
宝绪
宝阶
宝唾
宝楼
《国语辞典》:宝志(宝志)  拼音:bǎo zhì
南朝齐梁一位高僧的法号。金城人,俗姓朱。年轻时曾在建康道林寺出家。齐武帝时认为他在惑众,因此关入建康狱。至梁武帝时则迎入宫内,极为礼重,世称为「宝公」。见《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太平广记。卷九○。异僧。释宝志》。也称为「志公」。
《漢語大詞典》:遗宝(遺寶)
(1).前代遗留的宝物。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汉 诛 梁冀 ,得一玉虎头枕,云 单池国 所献,检其頷下,有篆书字,云是 帝辛 之枕,尝与 妲己 同枕之,是 殷 时遗宝也。”
(2).遗落的宝物。宋书·自序传:“与众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 林子 直去不顾。” 清 蒲松龄 《荷珠赋》:“倘是睡龙之遗宝,当齐重价於连城。”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梁书·顾协传》:“臣欲言於官人,申其屈滞, 协 必苦执贞退,立志难夺,可谓东南之遗宝矣。”
《漢語大詞典》:宝势(寶勢)
原指奇异的地势。后引申指皇太后、皇后的住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据坤灵之宝势,承苍昊之纯殷。” 张铣 注:“宝,奇也。言授地灵之奇势,承上天之大中也。”《宋史·乐志十三》:“鸞回宝势,鸿贯瑶光。礼成乐备,德裕名芳。” 宋 王明清 《慈宁殿赋》:“揆太极之宸模,就坤灵之宝势。”
《骈字类编》:宝年(宝年)
梁简文帝七励昌运天启握历宝年风猷驾层汉道德漏重泉
《國語辭典》:宝爱(寶愛)  拼音:bǎo ài
珍惜喜爱。《后汉书。卷二七。杜林传》:「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宋。刘子翚〈兼道携古墨来〉诗:「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
分類:宝爱珍爱
《漢語大詞典》:神宝
(1).神圣的宝物。史记·龟策列传:“今 高庙 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寳。” 王嘉 拾遗记·魏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窃观 明帝 践中区之沃盛,威灵所慑,比强列代,禎祥神寳,史不絶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赞曰:神寳藏用,理隐文贵。”
(2).指天子之位。即帝位。《后汉书·皇后纪序》:“而赴蹈不息,燋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寳。” 李贤 注:“神寳,帝位也。”
(3).同“ 神保 ”。古代祭祖时用以代表祖先的人。管子·禁藏:“民之承教重於神寳。” 郭沫若 等集校:“‘神寳’者,神保也。《小雅·楚茨》:‘鼓鐘送尸,神保聿归。’”
《骈字类编》:一宝(一宝)
水经注见一翁下答法苑珠林佛告比丘于意云何此为乐不比丘 佛一宝一妙犹为乐极何况七宝四妙居也一戴炳秋日独倚东楼诗近喜书房添 宝陶泓留得古端溪
《骈字类编》:宝牒(宝牒)
拾遗记周穆王录昭发于图纬刋载于宝牒章皇王之符瑞叶河洛之祯祥
《漢語大詞典》:宝炉(寶爐)
熏香炉的美称。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一时仙乐数声,画阁开处,左有金童,右有玉女,手提宝炉,焚着白檀紫降,引了那 帝释天尊 、 悦意夫人 出来。”
《國語辭典》:珠宝(珠寶)  拼音:zhū bǎo
泛称珍珠玉石一类的宝物。《三国演义》第九回:「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
《漢語大詞典》:宝箧(寶篋)
(1).藏玉玺的小箱子。借指玉玺,旧时以喻政权。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至于 夏 钟夷 羿 , 周 厄 犬戎 , 汉 委珠囊, 秦 亡宝篋,彰于史籍,可得而闻,未有国家歼危,遂若当今者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浙联军〈檄南京文〉》:“遂致 秦 亡宝篋, 汉 委珠囊, 犬戎 乱而都墟,麟州漏而地缺。”
(2).藏珍宝的小箱。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引諭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染毕,命藏于宝篋之内。” 元 方夔 《七夕织女歌》:“重来指点昔游处,香奩宝篋虫丝满。”
《漢語大詞典》:宝绪(寶緒)
皇业。《宋史·乐志十五》:“丕图宝绪承繁祉,率土仰隆平。”《宋史·乐志十五》:“发挥宝绪灵仙降,感吉梦先期。”
《漢語大詞典》:宝阶(寶階)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一一宝阶七重栏楯。”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昔如来起自 胜林 ,上升天宫,居 善法堂 ,为母説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 天帝释 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 善法堂 ,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 大梵王 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 天帝释 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二:“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漢語大詞典》:宝唾(寶唾)
(1).指美人的咳唾与哭泣。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宝唾拾未尽,玉啼堕犹鎗。” 明 张綎 《香奁》诗:“锦鳞青羽书难觅,宝唾珠啼迹未乾。”
(2).对人的谈吐和文词的赞辞。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宝唾归清简,晴虹贯夜窗。” 元 吴莱 《王滹南太山石屋》诗:“青云飞遐心,白羽洒宝唾。”参见“ 欬唾成珠 ”。
《國語辭典》:欬唾成珠  拼音:ké tuò chéng zhū
比喻言谈不凡或文词优美。宋。蔡戡 祭胡端约文:「温润秀美,规摹钟张。欬唾成珠,万口脍炙。」也作「咳唾成珠」。
《漢語大詞典》:宝楼(寶樓)
对佛寺楼阁的美称。《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寳楼,广博崇丽,延袤远近。”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法苑珠林卷六:“是城中央,宝楼重阁,名 皮禪延多楼 。”
分類:佛寺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