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4,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要官
注官
前官
马曹
清贯
求仕
迁擢
本任
冰衔
责授
官罢
居闲
冲替
授职
兼官
《漢語大詞典》:要官
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职。 唐 白居易 《哀二良文》序:“大夫,人之望也;员外,国之良也。咸克洁於身,俭於家,勤於邦;又申之以言行文学,智谋政事。故其歷要官,参剧务。”新唐书·赵憬传:“今要官闕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宜补缺员,以育人材。”
《漢語大詞典》:注官(註官)
铨叙官职。新唐书·裴遵庆传:“﹝ 裴遵庆 ﹞以尚书右僕射復知选事,朝廷优其老,听就第注官,时以为荣。” 宋 司马光 《答薛虢州谢石月屏书》:“先辈注官甚便,想加慰喜,未期接侍,倍希珍厚。”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君自少已为太学生,宜其可以坐而注官。”
注出拟授官职。 明 焦竑 《玉堂丛话·铨选》:“文选司有写本承差十二人,皆势家豪户买纳者,日用厚费供司属宴饮,授选日则择地註官,公尽黜革之。”
分類:铨叙官职
《漢語大詞典》:前官
(1).原来的官职。北齐书·张保洛传:“﹝ 保洛 ﹞ 济南 初,出为 沧州 刺史,封 敷城郡王 。为在州聚歛,免官,削夺王爵。及卒,赠以前官,追循本封。”
(2).指现任官的前一任官。宋史·刑法志二:“有司以覆勘不同,则前官有失入之罪,往往雷同前勘。”金史·百官志四:“若文牒未至,前官在任,及后官已到,前官差出,其禄两支,职田皆给后官。”
(3).谓以前于某地为官。清史稿·蒋洲传:“ 陕西 巡抚 明德 ,以前官 山西 尝取 洲 及诸属史賕,亦论绞候。” 清 梁章钜 浪迹续谈·狮子林:“余於 吴郡 园林,最嫌 狮子林 之逼仄,殊闷人意,故前官 苏 藩时,亦曾偕友往游一次,而并无片语纪之。”
《漢語大詞典》:马曹(馬曹)
(1).管马的官署。多用以指闲散的官职或卑微的小官。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字 子猷 。性卓犖不羈……又为车骑 桓冲 骑兵参军, 冲 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宋 苏轼 《谢曹子方惠新茶》诗:“数奇不得封龙额,禄仕何妨有马曹。” 元 马祖常 《次韵进士宋显夫海岸春行》:“ 曲江 别有新承宴,笑我官曹似马曹。” 清 赵翼 《贵县途次寄别镇安士民》诗之二:“ 镇安 虽僻自堪豪,最喜萧闲似马曹。”
(2).犹言马头娘。 清 吴伟业 《麦蚕》诗:“旧穀忧蛾贼,先农摄马曹。”
《國語辭典》:清贯(清貫)  拼音:qīng guàn
1.侍从的官。《南齐书。卷五十一。张欣泰传》:「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2.敬称他人的籍贯。《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钟嵘传》:「臣愚谓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贯,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
《国语辞典》:求仕  拼音:qiú shì
谋求官职。《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二折》:「今来欲往长安求仕,必于老夫门首经过。」
《漢語大詞典》:迁擢(遷擢)
谓提升官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往昔县长临县,輒迁擢超级,太史逕观,言地势使然。”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一时人望与士大夫退閒者,皆以次迁擢臺阁中,其除拜无虚日。”《好逑传》第二回:“我前日遭诬下狱,祸已不测,后邀圣恩,反加迁擢,可谓侥倖矣。”
《漢語大詞典》:本任
(1).自己所担任的官职。管子·明法解:“人臣者,处卑贱,奉主令,守本任,治分职,此臣道也。” 尹知章 注:“本任,己所任之官也。”
(2).原任的官职。梁书·简文帝纪:“是岁,丁所生 穆贵嬪 丧,上表陈解,詔还摄本任。”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元象 二年,遭母忧去职…… 高祖 深忧之,每日遣人劳勉。寻起復本任。”
(3).现任官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收者,新收,即上手民欠与本任之经收者也。”
《國語辭典》:冰衔(冰銜)  拼音:bīng xián
1.清贵的官职。宋。陆游 张时可直阅书报已得请奉祠云台作长句贺之诗:「灯前一笑拆书开,喜见冰衔洗俗埃。丞相苦留犹不住,诸公欲挽固难回。」清。徐珂《清稗类钞。娼妓类。傅彩云久著艳名》:「杏子衫痕学宫样,枇杷门榜换冰衔。」
2.敬称别人的名衔。
分類:清贵官职
《漢語大詞典》:责授(責授)
谓降级授予官职。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己酉,前 泽州 刺史 李彦崇 责授右司御副率。”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蒙圣主宽恩,责授 黄州 团练副使。”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五:“ 宋 时有节度副使、团练副使,皆为责授官,不得签书公事。”
《國語辭典》:官罢(官罷)  拼音:guān bà
古代由官吏断决人民纠纷。相对于私休而言。
《漢語大詞典》:居闲(居閒)
亦作“ 居閒 ”。
(1).平居无事。 唐 韩愈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明史·傅珪传:“ 珪 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倖去。”
(2).赋闲。指失去官职。 唐 韩愈 《从仕》诗:“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越旬申言之, 张 辞以居閒之久,旧部曲不相闻,未有可荐者。”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公父子皆以失 张公 意,先后罢去,居閒以诗文自娱。”
见“ 居间 ”。
《國語辭典》:居间(居間)  拼音:jū jiān
1.从中调解。《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候传》:「宾客居间,遂止,俱解。」
2.做中间人、介绍人的意思。《聊斋志异。卷二。红玉》:「浼邻生居间,书红笺而盟焉。」
3.法律上指立于相对人之间,为订立某种契约之见證,或为商业买卖之介绍者。
《漢語大詞典》:冲替(衝替)
宋 代公文习用语。谓贬降官职。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狱成,以赎论,仍衝替。”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下:“官人山林中有寃气,所以平生坎坷,守官多事,不衝替即差替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发运、转运、提举铸钱、盐事等司及州、县,于三司所统者,违慢不职,许行勘刻;事理重者,奏乞先行衝替。”
《國語辭典》:授职(授職)  拼音:shòu zhí
授予职位。《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公卿已下各举所知,随才授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安公子传胪下来,授职用了编修。」
《漢語大詞典》:兼官
在本官职以外,又任他官。韩非子·说林上:“公佩僕璽而为行事,是兼官也。”韩非子·用人:“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餘力於心,莫负兼官之责於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古之兼官,多是暂时摄领;有长兼者,即同正官。”
分類:本官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