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教条
边庭
五台
鸿胪
寓直
内者
厅事
治所
材官
内阁
御府
教坊
寺监
骑省
居室
《國語辭典》:教条(教條)  拼音:jiào tiáo
1.教令、法规。唐。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
2.宗教上要求信徒服从遵守的条文。
3.只凭信仰,不加思考、求證,使人盲目接受的立论。
《國語辭典》:边庭(邊庭)  拼音:biān tíng
防守边境的官署。《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边庭上都督不知有水草,部里书办核算时偏生知道。」也作「边亭」、「边廷」。
分類:边地官署
《漢語大詞典》:五台(五臺)
(1). 唐 高宗 龙朔 中尚书、门下、中书、秘书、御史五官署均以臺名,合称“五臺”。永乐大典卷二六○六引《数类》:“ 唐 高宗 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门下省曰东臺,中书省曰西臺,秘书监曰兰臺,御史臺曰宪臺,故有五臺之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忌戒》:“时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
(2).见“ 五臺山 ”。
《國語辭典》:五台山(五臺山)  拼音:wǔ tái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因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部平整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山中寺院极多,为佛教圣地,因其环境清幽,佛家称为「清凉山」。道家喻为神仙府地,称为「紫府山」。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國語辭典》:鸿胪(鴻臚)  拼音:hóng lú
职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职,秦称为「典客」,北齐称为「鸿胪寺」。主掌朝贡庆吊的赞导相礼。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漢語大詞典》:寓直
寄宿于别的署衙当值。后泛称夜间于官署值班。 晋 潘岳 《秋兴赋》:“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将,寓直於散骑之省。”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中:“‘寓直’二字,出於 潘岳 之为武賁中郎将。 晋 朝未有将校省,故寄直散骑省。”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寓直光辉重,乘秋藻翰扬。”
《漢語大詞典》:内者
(1).指内结于君主的人。鬼谷子·内揵:“内者进説辞,揵者揵所谋也。” 陶弘景 注:“説辞既进,内结於君,故曰内者进説辞也。”
(2). 秦 汉 内廷官署名,掌帷帐等用物。汉书·王莽传中:“ 莽 曰:‘予以二月建寅之节行巡狩之礼,太官齎糒乾肉,内者行张坐卧,所过毋得有所给。’” 颜师古 注:“张坐卧,谓帷帐茵席也。”后汉书·皇后传上·和熹邓皇后:“减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 李贤 注引汉官仪:“内者,主帷帐。”
《國語辭典》:厅事(廳事)  拼音:tīng shì
本为衙署里的大堂,后私家房屋也称此名。《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出行之后,所坐厅事屋栋中折。」《聊斋志异。卷一一。石清虚》:「既归,不肯设诸厅事,洁内室供之。」也作「听事」。
《漢語大詞典》:治所
古代地方长官的官署。汉书·朱博传:“使者行部还,诣治所。” 颜师古 注:“治所,刺史所止理事处。”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且 汴州 关 东衝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朝廷允许他们住在 河西 节度使治所附近。”
《國語辭典》:材官  拼音:cái guān
1.区别事物的特性,而分别加以利用。《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2.勇健的武卒。一种秦汉时始设置的地方兵种。《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为中宫幕士。」
3.掌管土木、工匠等事的官署。《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太祖将受禅,材官荐易太极殿柱。」
《國語辭典》:内阁(內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漢語大詞典》:御府
(1).帝王的府库。史记·平準书:“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駟,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唐 李颀 《送李回》诗:“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唐高宗镇库墨:“近於内省 何道源 家,见数种古墨,皆生平未见,多出御府所赐。”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褭号出御府之珍,永以为寳;豸绣炫天孙之锦,岂曰无衣。”
(2).指主管御府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 江 所沉璧也。”
(3).御史的官署。 唐 杜甫 《奉酬寇侍御见寄复寄寇》诗:“来簪御府笔,故泊 洞庭 船。” 仇兆鳌 注引 邵傅之 曰:“御史所居之署,谓之御史府。” 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按, 张说 尝为御史大夫。
(4).主藏禁中图书秘记的官署。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祕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 集贤殿 ,别置校讎官曰学士,曰校理。”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之一:“直至 沉 范 辈,始家藏简编。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唐 惟 贞观 、 开元 最胜,两都各聚书数部,至七万卷。至 宣和殿 太清楼 龙图阁 御府所储,尤盛于前代。”
《國語辭典》:教坊  拼音:jiào fāng
1.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代开始设置,专掌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与百戏等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务。凡是宫中宴会,都用女乐歌舞表演,故官妓也称为「教坊」。宋、元、明皆沿设,至清雍正年间始废。唐。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也称为「伎坊」。
2.妓院。《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漢語大詞典》:寺监(寺監)
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宋 司马光 《论谷宜归一札子》:“其旧日三司所管钱穀财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诸寺监者,并乞收归户部。”
《漢語大詞典》:骑省(騎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國語辭典》:居室  拼音:jū shì
1.居住的房屋。
2.同屋居住。《孟子。万章上》:「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3.囚禁罪人的处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