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进赠(進贈)
谓官吏死后加赠官爵名号。晋书·卞壸传:“司徒 王导 见议,进赠驃骑将军,加侍中。”
《國語辭典》:龟绶(龜綬)  拼音:guī shòu
印和系印的丝带。即印绶。《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先驯则赏籯金而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唐。章怀太子。注:「龟谓印文也。汉旧仪曰:银印皆龟纽,其文刻曰『某官之章』。」
《漢語大詞典》:让品(讓品)
可以逊让的品秩,高级官爵。《魏书·崔亮传》:“臣诚微贱,未登让品。”
《漢語大詞典》:商官
用金钱买得官爵的商人。韩非子·显学:“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 陈奇猷 集释引 物双松 曰:“商官,商贾纳货得官者也。”
《漢語大詞典》:例赠(例贈)
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详“ 例授 ”。
《漢語大詞典》:例授
循例授官。 清 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参阅《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
《漢語大詞典》:赠荫(贈蔭)
古代朝廷对已死有功人员的子孙授以官爵。《水浒传》第一一○回:“其阵亡有功降将,俱从厚赠荫。”
《漢語大詞典》:冒拜
忝受官爵。宋史·高斯得传:“若贪荣冒拜,则与世之顽顿无耻者何异?”
分類:官爵
《漢語大詞典》:设品(設品)
设立官爵。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表》:“犹谓设品分职,实以仰銓璧纬,列宠县荣。”
分類:设立官爵
《漢語大詞典》:爵里刺
书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释名·释书契:“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 惠 弟 和 , 河南 尹”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漢語大詞典》:宣封
指除授官爵的制书。封建时代除拜王公将相时,先将制书密封,再在规定的仪式上拆封宣读,故云。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四。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宣封直到东西部,仗节遥临大小梅。”
《漢語大詞典》:壹命
周 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壹命”是对最低一级官吏的任命,王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等皆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九命作伯。” 郑玄 注:“始见命为正吏。谓列国之士於子、男为大夫,王之下士亦一命。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礼记·祭义:“壹命齿於乡里,再命齿於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 孙希旦 集解:“天子下士一命,中士再命,上士三命。齿於乡里,谓与其同乡里之人,以年齿为次序也。”
《漢語大詞典》:贿卖(賄賣)
谓收受贿赂,卖官爵,通关节。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比部郎 淇湛 ,以 王钦若 贿卖 任懿 及第累,謫 儋州 ,竟死海外。”明史·周宗建传:“ 亓诗教 力主催战, 赵兴邦 贿卖边臣,皆误封疆之人也。” 清 李遯之 三朝野纪卷七:“ 何瑞徵 、 朱鋭锦 主考南北,公行贿卖,以关节中者,居其大半。”
《漢語大詞典》:梅禄
突厥语的译音。亦译作“梅録”、“梅落”。古代 回纥 官爵名。旧唐书·柳公绰传:“是岁,北虏遣梅禄将军 李畅 以马万匹来市,託云入贡。”新唐书·回鹘传上:“会酋长 突董 、 翳密施 、大小梅録等还国,装橐係道,留 振武 三月,供拟珍丰,费不貲。”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契丹 在 回纥 统治时期,氏族、部落长曾采用过‘达干’、‘梅落’等 回纥 称号。”
《漢語大詞典》:名荫(名蔭)
封建时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孙受庇荫得官爵。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今也任职……学科举,挂名荫,计级而升,循途而进,无不可为者,何贤何不肖,何君子何小人之有哉!”
《漢語大詞典》:翎顶(翎頂)
清 代官帽上的翎子和顶子的并称。亦为官爵的代称。 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今日守 回 之大臣,惟当敬谨率属,以导 回 王 回 民,刻刻念念,知忠知孝,爱惜翎顶。”清史稿·宣宗纪三:“准 布鲁特 阿希木 袭四品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