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官方  拼音:guān fāng
1.官吏应守的礼法、纪律。《资治通鉴。卷七九。晋纪一。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也称为「官纪」。
2.公家方面,多指政府。如:「这件意外车祸已由官方详细调查。」
《国语辞典》: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拼音:guān fāng wǎng zhàn
1.指由网站主题代表者所设置的网站,有别于网友为兴趣设置的网站。如电影公司为介绍某部新片所设置的网站,即可称为该影片的官方网站。
2.泛指政府部门所置的网站。
《漢語大詞典》:非官方
与官方无关,不是来自官方或得到官方批准
不属于或来自一个政府或治理机构,未得到政府或治理机构的批准或承认
《國語辭典》:半官方  拼音:bàn guān fāng
具有官方资源或公家性质的。如:「这个机构带有半官方性质。」
《國語辭典》:民间(民間)  拼音:mín jiān
人民群众之间。《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青苗钱法大不便于民间,有司责笃严急。」《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
《國語辭典》:嗜欲(嗜慾)  拼音:shì yù
耳、目、口、鼻等感官所产生的贪欲。《吕氏春秋。仲夏纪。仲夏》:「退嗜欲,定心气。」
《国语辞典》:奉官  拼音:fèng guān
获得官方批准。《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那经纪都是奉官的么,是奉官的,他们都得有官给的牙帖,才能当经纪了。」
《國語辭典》:草檄  拼音:cǎo xí
起草作檄文。《南史。卷六八。蔡景历传》:「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漢語大詞典》:公力
(1).官方征用的役夫。宋书·王僧达传:“﹝ 僧达 ﹞立宅於 吴 ,多役公力。”
(2).共同的力量。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公议政府有预算之貲,当由各国公力供给,各国当依岁定之数拨给之。”
《國語辭典》:布告  拼音:bù gào
1.通告大众。如:「布告县民周知。」《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也作「布告」。
2.张贴出来以通告大众的一种文书。如:「门口贴了一张吉屋出租的布告。」也作「布告」。
《國語辭典》:徭役(傜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徭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徭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公据(公據)  拼音:gōng jù
南宋的官票。《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國語辭典》:程文  拼音:chéng wén
科举时应试文字的程式。《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始入学,验所隶州公据,试补外舍,斋长、谕月书其行艺于籍。行谓率教不戾规矩,艺谓治经程文。」
《國語辭典》:官民  拼音:guān mín
官吏和百姓。如:「在暴政统治下,官民必会起而反抗。」《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列传六。李道传》:「道传应诏言楮币之换,官民如雠;钞法之行,商贾疑怨,赋敛增加,军将推剥,皆切中时病。」
《國語辭典》:酒户(酒戶)  拼音:jiǔ hù
1.酒量,饮酒不醉的限度。古时称酒量大的为「大户」,小的为「小户」。唐。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宋。陆游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沈诗任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2.卖酒或供人饮酒的地方。《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也称为「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