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46,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司败
督师
九译
秘监
上柱国
提督
小宰
典乐
选曹
统军
辇运
提辖
廉使
司刑
家令
《漢語大詞典》:司败(司敗)
(1).官名。即司寇。左传·文公十年:“臣免於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於司败也。” 杜预 注:“ 陈 楚 名司寇为司败。”
(2).泛指司法机关。周书·文帝纪上:“臣不能式遏寇虐,遂使乘舆迁幸。请拘司败,以正刑书。”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死有餘罪,敢逃司败之诛。”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下》:“先生言一旦遘此鞠凶,臣即不致死於贼,亦当归死,司败席藁以待。”参见“ 司寇 ”。
《國語辭典》:司寇  拼音:sī kòu
1.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
2.一种刑罚。将罪犯发往边疆,以防禦外寇。《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馀皆司寇。」
3.复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司寇惠子。
《國語辭典》:督师(督師)  拼音:dū shī
统率军队作战。如:「主帅在前阵督师,可激励士气。」
《國語辭典》:九译(九譯)  拼音:jiǔ yì
路途遥远的国家因言语不通,须经多次辗转翻译,始能沟通。《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重九译,致殊俗。」《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
《漢語大詞典》:秘监(祕監)
官名。即秘书监。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胡祕监 旦 素不为公( 寇準 )所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方翥:“ 冯 因言:‘昔忝知举,祕监赋重叠用韵,以论策佳,輒为改之,擢寘高第,颇记忆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贞观 中, 魏徵 、 虞世南 、 颜师古 继为祕监,请购天下书。”
《漢語大詞典》:上柱国(上柱國)
官名。 战国 楚 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 北魏 置柱国大将军, 北周 增置上柱国大将军, 唐 宋 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 清 废。战国策·齐策二:“﹝ 陈軫 ﹞见 昭阳 ,再拜贺战胜,起而问:‘ 楚 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 昭阳 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 宪 攻拔 武济 ,进围 洛口 ,收其东西二城……是岁,初置上柱国官,以 宪 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詔曰:‘上柱国,勋之极也……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
分類:官名
《國語辭典》:提督  拼音:tí dū
1.指挥监督。《水浒传》第五八回:「便叫汤隆做铁匠总管,提督打造诸般军器,并铁叶连环等甲。」
2.职官名。明代设置,以勋戚大臣或太监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军政、统辖诸镇,为各道、省最高级的武官。
《漢語大詞典》:小宰
(1).官名。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后世称少宰,也称宰。
(2).邑宰,县邑的长官。《后汉书·章帝纪》:“昔 仲弓 季氏 之家臣, 子游 武城 之小宰, 孔子 犹诲以贤才,问以得人。”
《漢語大詞典》:典乐(典樂)
官名。掌管朝廷的音乐事务。《书·舜典》:“帝曰: 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夔 作典乐,和神人。”
《漢語大詞典》:选曹(選曹)
官名。主铨选官吏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 胤 天姿聪明,才通行絜,昔歷选曹,遗跡可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山公 将去选曹,欲举 嵇康 , 康 与书告絶。” 唐 刘长卿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就便觐省》诗:“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成帝 初,置常侍曹尚书一人,主公卿二千石;曹尚书一人,主郡国二千石,盖选曹之所始也。”
《漢語大詞典》:统军(統軍)
(1).官名。新唐书·兵志:“ 武德 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废十二军,改驃骑曰统军,车骑曰别将。”
(2). 唐 代禁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各置统军一人,位次于大将军。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又 金 代于 河南 、 山西 、 陕西 、 益都 置统军司,有统军使、副统军等官。见金史·百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辇运(輦運)
(1).运输。魏书·李平传:“资产罄於迁移,牛畜毙於輦运。”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书》:“然而有官吏之俸,輦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出仓粟,杂糠粃而輦运之。”
(2).官名。职掌运输。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久之,除 京东 輦运,迁 京东 转运判官。”
《漢語大詞典》:提辖(提轄)
(1).管领。 宋 苏舜钦 《论五事》:“诸色人等,各立名籍,仍差中官专切提辖。”
(2).官名。 宋 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宋史·职官志七:“ 崇寧 中,復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水浒传》第三回:“客官要寻 王教头 ,只问这个提辖,便都认得。”
(3).官名。 宋 代榷货务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场、文思院、左藏东西库皆置提辖官领之。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绍兴 六年詔,杂买务杂卖场置提辖官一员。”
《國語辭典》:廉使  拼音:lián shǐ
1.古代观察使、按察使的通称。唐。元稹《莺莺传》:「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宰相机。」
2.清廉的使臣。唐。刘长卿 送李挚赴延陵令诗:「明君加印绶,廉使托茕嫠。」唐。司空图 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护军刘重羔党类豪侈,傲视廉使,橐奸黩货,得以自专。」
《漢語大詞典》:司刑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五刑之法。见《周礼·秋官·司刑》。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罚的官。 唐 李贺 《昌谷诗》:“县省司刑官,户乏詬租吏。” 王琦 集注:“见 昌谷 之民,不好争讼,不少王税。” 唐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禹 謨推掌誥, 汤 网属司刑。”
《漢語大詞典》:家令
(1).犹家规。新唐书·穆宁传:“ 寧 居家严,事寡姊恭甚。尝譔家令训诸子,人一通。”
(2).官名。 汉 代皇家的属官,主管家事,诸侯国亦设此职。后世仅有太子家令。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礼。 太公 家令説 太公 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后汉书·鲜卑传:“ 投鹿侯 不听,遂弃之。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 檀石槐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迁相国,封 郿侯 ,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封 卓 母为 池阳君 ,置家令、丞。”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陌上桑:“ 邯郸 女子 秦 姓名 罗敷 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仁 后为 赵王 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