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该详(該詳)
完备详尽。 隋 牛弘 《明堂议》:“今造明堂,须以礼经为本,形制依于 周 法,度数取于《月令》,遗闕之处,参以餘书,庶使该详沿革之理。” 宋 强至 《上永兴路监司状》:“应抗章之辟置,往厕其间,须主画之该详,密裨于内。”《平山冷燕》第四回:“著作之才,既敏捷过人;淹贯之学,又该详如此,真不愧女中才子矣。”
分類:完备详尽
《漢語大詞典》:脩完
修缮完备。左传·昭公五年:“敝邑虽羸,若早脩完,其可以息师。”
分類:修缮完备
《漢語大詞典》:完饰(完飾)
完备精良。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餘。”
分類:完备精良
《漢語大詞典》:克周
周全,完备。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夫必事事毛举而监督之,亦何术可以克周者?”
分類:周全完备
《漢語大詞典》:该尽(該盡)
完备无遗。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月受日光:“其遡於日乎,谓月为遡日,理固该尽矣,而不如 沈括 之语能发越其状,使闻者豁然也。”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易〉书》:“且夫之为书,广大悉备,一爻之中,具有天下古今之大,而注解之文,岂能该尽。”
分類:完备无遗
《漢語大詞典》:顺备(順備)
妥善合理而且完备。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珪之为言洁也,上兑,阳也,下方,阴也,阳尊故其礼顺备也。”礼记·祭统“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歟” 唐 孔颖达 疏:“祭既顺备可为教,故人君因为教焉。”
《漢語大詞典》:饬尽(飭盡)
犹言完备无失。
分類:完备
《國語辭典》:齐给(齊給)  拼音:qí jǐ
1.迅捷、疾速。《荀子。修身》:「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2.整备。《国语。周语下》:「身耸除洁,外内齐给,敬也。」
3.辩论、辩说。《文选。左思。魏都赋》:「天经地纬,理有大归,安得齐给守其小辩也哉。」
分類:整饬完备
《漢語大詞典》:具脩
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 贾公彦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扫除也。”
2.齐备,完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
《漢語大詞典》:脩备(脩備)
周到完备。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及后女弟随 泚阳主 入见 长乐宫 ,进止得适,人事脩备。”后汉书·马后纪:“奉承 阴后 ,傍接同列,礼则脩备,上下安之。”参见“ 修备 ”。
分類:周到完备
《漢語大詞典》:修备(修備)
整治武备。左传·昭公十三年:“ 鲜虞 人闻 晋 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我祖宗奕世修备,大庇生民。”明史·明昇传:“吾 蜀 襟山带 江 ,非中原比,莫若外交好而内修备。”
《漢語大詞典》:委备(委備)
详尽完备。 唐 皇甫湜 《赠孙生序》:“其词委备,痛入肝血。” 宋 苏洵 《申法》:“故今之法,纤悉委备,不执於一。” 明 李东阳 《〈叶文庄公集〉序》:“公虽未尝自言,然观其紆餘委备,详而不厌,要知为 欧 学也。” 夏曾佑 《小说原理》:“ 唐 人《霍小玉传》《刘无双传》《步飞烟传》等篇,始就一人一事,紆徐委备,详其始末。”
分類:详尽完备
《漢語大詞典》:圆密(圓密)
圆润周密,完备周密。 明 李东阳 《〈马石田文集〉序》:“又称其文章精赡,尤致力於诗,圆密清丽,无不可传者,信一代之杰作也。” 朱自清 《山野掇拾》:“他的分析的描写含有理论的美,就是精严与圆密,象一个扎缚停当的少年武士。”
分類:圆润完备
《漢語大詞典》:警设(警設)
警戒完备。《晋书·礼志中》:“ 成王 崩,太保命诸大夫以干戈内外警设。明丧故之际,盖重宿衞之防。”
分類:警戒完备
《漢語大詞典》:该典(該典)
完备典雅。陈书·颜晃传:“ 晃 献《甘露颂》,词义该典, 高祖 甚奇之。”
分類:完备典雅
《漢語大詞典》:散略
(1).疏略;不完备。后汉书·曹褒传:“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李贤 注:“散略,犹疎略也。”
(2).指不完备的事物。《梁书·徐勉传》:“及 东京 曹褒 , 南宫 制述,集其散略,百有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