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轻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
【佛学常见辞汇】
轻松安祥。
轻安觉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觉分)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七觉分)
慧安
【佛学大辞典】
(人名)慧安禅师,荆州枝江人。姓卫氏。唐贞观中,谒黄梅五祖,遂得心旨。于是遍历名迹,至嵩岳,云是吾终焉之地。自尔禅者辐辏。神龙二年,中宗赐紫衣摩衲,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辞归嵩岳。是年三月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有八。
浴室安贤护菩萨像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證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九日,浴主于浴室鸣钟集众,于贤护大士讽经,于心经消灾等回向。」
头上安头
【佛学大辞典】
(譬喻)喻事之复沓也。传灯录曰:「元安示众曰: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黄庭坚拙轩颂亦有此语。
【佛学常见辞汇】
(喻)事情重复。如人本来已经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一个头,那是多馀的,无此必要。
【俗语佛源】
比喻事物累赘繁复,弄巧成拙,称为头上安头。如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添足,何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其意义与「画蛇添足」相似。这个俗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唐代有个元安禅师,是著名的临济宗义玄禅师的弟子。元安在临终时对大众说:「我不是明天就是后天要同你们告别了,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这个不是,即斩头求活」。所谓「这个,就是禅宗「直指」的「心印」,教中称为「平等不二」的本体——「如如」。「心印」或本体是不能通过「理路」去进行思量分别的。说有,就「增益谤」,喻如「头上安头」;说无就是「减损谤」,喻如「斩头求活」,如此等等。(李明权)
总别二义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通佛教全体之安心与特异之安心也。如净土宗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别。
安心超行
【佛学常见辞汇】
心行具足或是愿行具足的意思。
安世高
【佛学常见辞汇】
人名,本是安息国的王太子,名安清,号世高,父王逝,嗣王位,因厌世,让位于其叔,出家学道,博通三乘教,由是游历诸国,弘扬佛法,至洛阳,先习汉文,继翻译佛经,共译经论二十九部之多。
安身立命
【俗语佛源】
见《五灯会元·长沙景岑禅师》:「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曰: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曰:却据地时如何?师曰:拖出死尸著。」「安身立命」与下文「著身处」意同。「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曰:尽十方世界是 你心。曰:恁么,则学人无著身处也。师曰:是你著身处。曰:如何是著身处?师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学人不会。师曰:鱼龙出入任升沉。」可见在禅语中,安身立命指悟心而言。后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浒传》卷二:「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创造》:「他老了,少壮时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针。」(禹振声)
三种圆满安乐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成就加行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于净戒中,不敢毁犯,于身语意,清净无染,若有过失,即能忏悔,令其戒体圆满无亏,是名成就加行圆满。
〔二、成就意乐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为法出家,不为活命。但为求无上菩提及求大涅槃乐,勇猛精进,不生懈怠之心,不杂众恶之法,不受当来生老病死之苦,是名成就意乐圆满。(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成就宿因圆满〕,谓修菩萨行者,于宿世中曾修福善,故于今生种种资身之具,悉无匮乏;复能为他广行惠施,心不悭吝,是名成就宿因圆满。
安隐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
一切经初,当安何语?
【三藏法数】
佛答言:汝问一切经初当安何语者,当知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某等大众,而说是经。
未安者令安
【三藏法数】
安即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生轻安作意
【三藏法数】
轻安者,即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对治身心粗重,生起身心轻安,是名生轻安作意。
安住
【三藏法数】
谓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安住。以譬如来大智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三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