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能安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乘观之一。
章安
【佛学大辞典】
(人名)章安者地名。讳灌顶。后学尊崇故指其所生处呼之。见垂裕记一。
异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
略论安乐净土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梁昙鸾作。或言文义非无取舍,恐是别人之作。
善巧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三。以种种善巧之方术安住我心也。
【三藏法数】
善巧安心者,善以法性自安其心也。以法性为所安,以寂照为能安。寂即是止,照即是观。若信此心但是法性,则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了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如是体达功成,法界俱寂,是名为止。若观察此心体是无明,无明痴惑,即是法性;无明、法性,本来皆空,空亦不可得。法界洞朗,名之为观。若离法性无安心处,若离止观无安心法。由上发心不悟,故用此方便善巧,令心得安也。
普安王
【佛学大辞典】
(人名)昔有五王,共相往来,其最大者字普安,习菩萨行,馀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欲度之,呼四王,共娱乐七日,及还,语四王言:卿等各说所乐之事。一王言:我愿欲得阳春三月树木荣华游戏原野。一王言:我愿得欲常作国王。鞍马服饰,楼阁殿堂,官属人民,围绕左右。晃晃昱昱,推钟鸣鼓,出入行来,路人倾目。一王言:愿得好妇好儿端正无双,互相娱乐,极情快乐。一王言:愿我父母常在,多有兄弟妻子,罗列好衣美食,以恣其口,素琴清衣共相娱乐。王一一说其非长久之乐事。四王俱问王乐何事?王言:我乐不生不死不苦不乐不饿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此是我乐。于是五王共诣佛所,佛为说八苦,诸王及侍从百千万人皆證须陀洹果。见五王经,法华文句记三。
无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世间无安稳之法,悉以苦为自性。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新译仁王经下曰:「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国有何乐?」
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之略名。
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安镇法。在宫庭谓为安镇法。在民众谓为安宅法。
意安乐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三。意离四过,安乐行法华之法也。(参见:四安乐行)
【三藏法数】
谓意应弃四种恶:一、不嫉谄,二、不轻骂,谓不应以大行而诃骂小行之人也,三、不恼乱,四、不争竞,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是名意安乐行。
道安
【佛学大辞典】
(人名)苻秦道安,常山扶柳人,家世世业儒,早丧父母。十二岁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所重。数年驱役,安精勤不倦。后求经,师与一经,殆有一万言,安一日诵之,不差一字。师大惊,为授具戒。次使游方,入邺都,遇佛图澄师之。澄讲,则安每覆述,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后历游诸处访道,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晋武帝宁康元年,避石氏乱,率弟子远等四百馀人至襄阳,立檀溪寺铸佛像。武帝闻安名,资给厚禄,安固辞不受。晋太元四年,秦主苻坚取襄阳,得安。喜曰:吾以十万师取襄阳,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安至长安,僧徒数千人,大弘法化。坚欲取江南,安谏之,坚不听,攻之果大败。安注经,每求圣證。一日感长眉尊者来降,见所制钦叹。即宾头卢也。因日设供。安每与弟子法迈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秦建元二十一年寂,寿七十二。安生而左臂有肉隆起如印,时称印手菩萨。沙门姓释,注经开三分,皆由安始。见高僧传五。
微细相容安立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玄门)附录。
【三藏法数】
谓一能含多,名曰相容。一多不杂,乃称安立。然所含微细,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不相妨碍。经云:于一尘中,一切国土,旷然安住。是也。
誓愿安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誓愿安乐行之略。
誓愿安乐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参见:四安乐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安乐行)
【三藏法数】
谓由众生不闻、不知、不觉,于是起慈悲心,誓愿为说。故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乐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食堂安置宾头卢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僧堂中央所安置之像,称为圣僧。每日设食供之。其像有文殊,有憍陈如,有空生,而无一准,但多以宾头卢为圣僧。此自秦之道安为始,正安置形像,由于宋末之法愿法镜等云。释氏要览下曰:「传云:中国僧寺立鬼庙,次立伽蓝神庙,次立宾头卢庙,即今堂中圣僧也。始因道安法师梦一胡僧头白眉长,语安云:可时设食。后十诵律至,慧远方知和尚所梦即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寺寺成则。法苑云:圣僧元无形像,至宋泰初末,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形像矣。今堂中圣僧多云憍陈如非也,缘经律不令为立庙故,不赴四天供故。又安法师梦是宾头卢故。」高僧五道安传曰:「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梵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后十诵律至,远公乃知和尚所梦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