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淡  拼音:qīng dàn
1.恬淡寡欲。《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也作「清澹」。
2.安静、清静。《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太夫人并无别症,不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著一点儿就好了。」
3.淡雅、不浓艳。宋。石延年〈春阴〉诗:「柳色低迷先作暗,水光清淡却生寒。」
4.食物菜肴等含油脂不多。《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我吃些清淡的罢。」《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正苦在城里的时候,被肥鱼大肉吃腻了肚肠,却来借此清淡几时也好。」
5.不景气、营业数额少。如:「生意清淡」。《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再说毓生在济宁州开了这个书铺,总觉生意清淡。」
6.贫瘠、不富足。《儒林外史》第八回:「通政司是个清淡衙门,家兄在那里浮沉著,绝不曾有甚么建白,却是事也不多。」也作「清澹」。
《漢語大詞典》:隐默(隱默)
(1).安静恬退。南史·沈约传:“ 仪 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 明 归有光 《潘用中墓志铭》:“君为人温良隐默,外内皆称为诚长者。”
(2).指安静恬退之士。 唐 张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3).沉默不出;缄默不言。 宋 范仲淹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臣闻臣之至忠莫先於举士,君之盛德莫大於求贤,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设有以此论为 朱子 述者,当必乐闻其説,亟为改正,无所用其隐默也。”
《漢語大詞典》:靖言
安静地。言,助词。魏书·世宗宣武帝纪:“贵游之胄,叹同子衿,靖言念之,有兼愧惭。”参见“ 静言 ”。
《國語辭典》:静言(靜言)  拼音:jìng yán
巧言。《书经。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國語辭典》:恬静(恬靜)  拼音:tián jìng
恬然安静。《文选。曹植。七启》:「玄微子曰:『予乐恬静,未暇此观也。』」
《漢語大詞典》:惊神(驚神)
谓内心震动不安静。 唐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漢語大詞典》:静居
(1).安静地闲居。庄子·盗跖:“静居则溺,体泽则冯。” 成玄英 疏:“安静闲居则其体沉溺。”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静居以嘆凤,临衢以泣麟。”
(2).谓隐居静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二二回:“ 圆圆 知无可挽回,便于次晨起来,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静居。”
《漢語大詞典》:静安
(1).静谧安全。《诗·小雅·緜蛮》“止於丘阿” 汉 郑玄 笺:“小鸟知止於丘之曲阿静安之处而託息焉。”
(2).安居,安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
(3).安静,安宁。新唐书·乌重胤传:“ 李同捷 请袭父位,帝方务静安,授 同捷兗海 。”
(4).为使安静,使安宁。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折衝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國語辭典》:文气(文氣)  拼音:wén qì
1.文章中的气势。如:「文气卑弱」。
2.文雅。《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这不要紧,就见他们一见亦何妨?我见过他们两次了,很文气的。」
《漢語大詞典》:静镇(静鎮)
(1).静止。云笈七籤卷五七:“天有五星,进退成其经纬;地有五岳,静镇安其方位。”
(2).犹镇静。安静镇定。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向敏中王且》:“当有事之日,须得如此静镇。”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静镇资 安石 ,艰危仗 武侯 。”
《國語辭典》:静养(靜養)  拼音:jìng yǎng
安心休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忽一日,体中不快,遂告个假,在寓静养调理。」《红楼梦》第三四回:「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
《漢語大詞典》:闲旷(閒曠)
亦作“闲旷”。
(1).安静空阔。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南齐书·萧惠基传:“初, 思话 先於 曲阿 起宅,有闲旷之致。”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都中燕客者,曰馆曰堂,皆肆也。观优者集焉。乐閒旷,避烦暑,惟江亭为宜。”
(2).指空阔而无人使用(的地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巩华城》:“ 巩华城 有分守公署一所,奠靖所一所,营房五百间,并 嘉靖 十九年增建。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第綦阔,皆置閒旷;公仅居其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奕山 之以 黑龙江 外五千餘里,借称閒旷,不候諭旨,拱手授人,此尤寸磔不容蔽辜。”
(3).悠闲放达。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顷年 西湖 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随大小皆立嘉名,如汎星槎、凌风舸、雪篷、烟艇,扁额不一,夷犹閒旷,可想一时风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高叔嗣》:“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4).清闲无事。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贺。淹滞乐閒旷,勤苦劝慵惰。”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及往时著述有未备者,皆得缀缉之。”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若不在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閒旷?”
《国语辞典》:静待(静待)  拼音:jìng dài
安静的等待。《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过了两日,纬卿有信来,说是钦差已经答应了,静待几天,便有回信。」
分类:安静等待
《漢語大詞典》:静息
(1).静止;平息。 南朝 梁 任昉 《禅位梁王玺书》:“祥风扇起,淫雨静息。”南史·江革传:“ 革 乃广施恩惠,盗贼静息。”
(2).安静地栖息。 五代 齐己 《蝉八韵》:“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
《漢語大詞典》:内平
(1).谓中国境内各诸侯国和平安定。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
(2).谓平定内部,使安静无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 公子 喜时 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 何休 注:“和平其臣民,令专心于负芻。”
(3).星官名。属星宿,共四星,今属小狮座。晋书·天文志上:“爟北四星曰内平,平罪之官,明刑罚。”
《國語辭典》:平静(平靜)  拼音:píng jìng
安定详和。《淮南子。俶真》:「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是事虽平静,京里却去不得,恐怕露了面,叫人家说出前事,有些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