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1469 【介绍】: 明江西永新人,字主静,号呆斋。刘髦子。正统元年进士,授编修。景帝即位,上言兵事形势。旋迁洗马。成化二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请停征灾区租课。四年迁礼部左侍郎,卒于官,谥文安。学问渊博,善文工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主静,永新人。正统丙辰会试第一廷试第三入翰林成化初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内阁进侍郎谥文安有呆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定之字主静,永新人,举人髦子。正统丙辰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迁春坊、洗马,再迁右庶子。英宗复辟,改通政司参议,寻改翰林学士,进太常少卿。成化初,兼侍讲学士,入内阁,预机务,擢工部侍郎,改礼部。卒赠尚书,谥文安。有《呆斋集》四十五卷。 (《水东日记》:刘洗马定之与兵部侍郎王伟遇于朝,伟戏刘曰:「吾太仆马多,公须二洗之。」刘应声曰:「何止太仆,诸司马不洁,我固当洗之。」闻者快之。 《翰林记》: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 《麓堂诗话》,刘文安公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如《英庙挽歌》、《石钟山歌》等篇,皆可传诵。《殿阁词林记》:成化中,学士刘定之应制赋元夕》诗绝句百首,顷刻而成。)
维基
刘定之(1409年—1469年),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县人,正统丙辰探花,成化初年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自幼聪颖,由其父授其读书。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高中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其弟刘寅之与同乡相奸,牵连到刘定之,下狱后得冤。之后,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景泰三年(1452年)升为洗马,并劝服明代宗接受也先使者乞遣报使。之后,再迁右庶子。天顺元年(1457年)调通政使司左参议,仍兼侍讲。之后进翰林学士。明宪宗时,进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负责经筵。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进礼部左侍郎。次年卒于官,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519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瑾诛,复官。谥文安。有《文安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亨大,闽县人。成化丙戌进士,历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泉山集
维基
林瀚(1434年—1519年),字亨大,号泉山,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林镠之子。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再升为谕德。弘治初年,召修《宪宗实录》,后充经筵讲官。不久,升为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拜为南京吏部尚书,之后因陈事忤旨乞罢,明孝宗不予批准。正德元年(1506年),因丘俊、石介举荐,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后因病乞休,之后因上言得罪刘瑾,被贬浙江参政,致仕归乡。随即被诬陷为奸党,直到刘瑾被诛后,林瀚复官,不久再次致仕。林瀚为人谦厚,而自守介然。正德十四年(1519年)九月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53 【介绍】: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弘治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充经筵讲官。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卒谥文安。有《紫岩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赐进士第三,累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紫岩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八
龙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进修撰,改兵部主事。历吏部员外,寻复修撰,迁侍讲学士,改侍读,擢礼部侍郎,进南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兵部。赠太子太保,谧文安。有《紫岩集》四十八卷。 田按:尚书不以诗名,《紫岩集》中佳句,如《泳淮阴侯》云:「运属真人应混一,才收国士故无双。」送《杨兵部归成都》云:「禁中颇牧推司马,剑外江山待主人。」《答司徒质斋韩公》云:「吏部文章原绝代,相州功业早安边。」他如「堂前燕子悲王谢,洞口桃花笑阮刘」,「春水仙舟依岸柳,午风僧磬出烟萝」,「笙歌韵歇空啼鸟,罗绮香消自野花」,「花雨碎时帘半卷,柳烟低处燕交飞」,即当日以声律擅名者,亦不能过也。
维基
刘龙(1476年—1554年),字舜卿,号紫岩,山西襄垣人。刘龙是孝宗弘治年间进士、刑部员外郎刘凤仪之子。他十岁即能作文,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伦文叙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被授职翰林院编修。曾经充任经筵讲官。武宗正德年间,刘瑾擅权,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被调任礼部主事。升吏部员外郎,刘瑾被诛杀后,复除编修,六年五月升任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正德八年和十四年曾两次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十一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世宗继位,教习庶吉士,侍经筵日讲,充《武宗实录》纂修官,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升礼部右侍郎,同年丁母张氏忧,服阕,四年七月复除原职,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日讲如故。七年(1528年)五月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八年六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十二年五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四年十月乞致仕,命驰驿归,嘉靖三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赐谕祭,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骈字类编》:安有
陆游 鲁中狂士今安有。
分类:安有
《国语辞典》:破巢之下安有完卵  拼音:pò cháo zhī xià ān yǒu wán luǎn
比喻一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倖免。参见「覆巢之下无完卵」条。《三国演义》第四○回:「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國語辭典》:外线(外線)  拼音:wài xiàn
1.对敌方采取由外向内攻击的兵力部署战线。如:「外线作战」、「他适时利用外线出击的战略,终于赢得这场持久战。」
2.称对外通话的线路为「外线」。如:「这支话机具有保留外线通话的功能,使用非常简便。」
《國語辭典》:吸管  拼音:xī guǎn
1.一种由塑胶作成,专供吸食饮料时使用的管状物。也称为「麦管」。
2.用以量取液体的玻璃管。两端细,中间粗,上刻c.c.度数。
《國語辭典》:霸王鞭  拼音:bà wáng biān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两端各控四、五个透空小孔,嵌入铜钱。表演时,藉摇动或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也称为「花棒」、「金钱棒」、「连厢棒」。
2.一种民间舞蹈,源自金时的《连厢词》。表演时舞动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表演人数不拘,可变化排列各种队形,热闹非凡。也称为「打连厢」、「连厢舞」、「花棒舞」、「花棍舞」、「金钱棒舞」。
3.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茎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叶具短柄,互生,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伞花序状,著生于棱角的凹处。花柱连合,柱头头状。
《漢語大詞典》:丁鞋
底部安有钉齿以防滑的雨天用鞋,即钉鞋。鞵,同“ 鞋 ”。 宋 叶适 《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小访余》诗:“火把起夜色,丁鞵明齿痕。”
《国语辞典》:特殊营业(特殊营业)  拼音:tè shū yíng yè
经营与公共秩序、社会习俗或治安有关的营业。如酒家、酒吧、茶室、游艺场业、爆竹烟火业及旧货业等。也称为「特种行业」。
《國語辭典》:挠钩(撓鉤)  拼音:náo gōu
一种带长柄的倒须钩。《水浒传》第三一回:「却待合眼,只见庙外边探入两把挠钩,把武松搭住。」《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听说钱家火起,都爬起来,收拾挠钩水桶来救火时,那里有什么火!」
《國語辭典》:空气浴(空氣浴)  拼音:kōng qì yù
裸居于新鲜空气中的一种治疗法。对患有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人有疗效。
《漢語大詞典》:牟槊
古代兵器。长矛。在长柄一端安有金属枪头。牟,用同“ 矛 ”。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帝﹞每至将醉,輒拔剑挂手,或张弓傅矢,或执持牟槊,游行市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