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谢公亭(謝公亭)
亭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相传为 谢朓 送 范云 赴 零陵 之地。 唐 李白 有《谢公亭》诗。亦省称“ 谢亭 ”。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经 谢亭 而帐饮,想 彦伯 之高风。” 唐 李洞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无成来往过,折尽 谢亭 松。”
《國語辭典》:六安茶  拼音:liù ān chá
产于安徽省六安山的茶。茶叶有蕊尖、贡尖、客尖等名目;分白茶和明茶,叶面有毛则为白茶,叶老而粗无毛则为明茶。而以仙人冲、濛潼湾等地所产最为闻名。清。张英〈聪训斋语〉:「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饮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
《国语辞典》:腰铺(腰铺)  拼音:yāo pù
1.路旁的小店铺。宋。陈造〈呈赵师〉诗:「涂穷傥有哀王孙,腰铺人家紧闭门。」
2.地名:(1)在安徽省和县西。(2)在安徽省滁县南。
《國語辭典》:汉钟离(漢鍾離)  拼音:hàn zhōng lí
相传为八仙之一。姓钟离,名权。参见「钟离权」条。
《漢語大詞典》:白宣
安徽 宣城 产的书画用纸。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已将毛边、白宣各一种,寄给 东京 印局,问他印起来怎么样子。”
《国语辞典》:肥河  拼音:féi hé
河川名:(1)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西。东南流入安徽省,经太和、阜阳,至凤台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西肥河」。(2)发源于安徽省涡阳县东境。东南流经蒙城、宿县、怀远,至凤阳县注入淮水。也称为「北肥河」。(3)发源于安徽省合肥县西南,北流至寿县,注入淮水。也称为「肥水」、「淝水」、「东肥河」、「南肥河」。
《国语辞典》:玻璃泉  拼音:bō li quán
河川名:(1)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醉翁亭侧。明。宋濂〈琅琊山游记〉:「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阑覆之,阑下压以巨石,中疏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2)在安徽省盱眙县东第一山下。因泉水莹澈如玻璃而得名。
《國語辭典》:妢胡  拼音:fén hú
国名。位于战国时楚地。《周礼。冬官考工记。总叙》:「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苛,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
《漢語大詞典》:霭峰(靄峰)
山峰名。在 安徽省 黟县 南。 唐 李白 《钓台》诗:“ 靄峰 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王琦 注:“方舆胜览: 靄峰 ,在 黟县 南十五里,孤峭如削。”
《漢語大詞典》:鹊头(鵲頭)
在今 安徽省 铜陵县 。为 鹊洲 之头,故称。宋书·邓琬传:“信未报, 琬 闻 子元 停 鹊头 不进,遣数百人劫迎之。”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途次 定陵 ,船又损坏,于时门宾 周仲连 为 鹊头 戍主,借得一舸,奔波兼行,屡经危险,仅而获济。”参见“ 鹊洲 ”。
分類:安徽鹊洲
《漢語大詞典》:鹊洲(鵲洲)
在今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 , 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 。西对 无为 ,为 江 流险要之处。太平御览卷三四引 晋 张僧鉴 《浔阳记》:“ 鹊洲 在县北。”通典·州郡十一:“ 梁 置 南陵郡 , 陈 置 北江州 ,有 鹊洲 ……左传 昭公 五年 楚 败 吴 於 鹊岸 ,即此也。”
《漢語大詞典》:世仆(世僕)
(1).世代相沿的奴仆。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刘锡祖 父,掩据 羲之 墨池且百年,后为世僕所发。” 孙中山 《日本应助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乙是一个乡下的世仆(粤俗家庭中永久的奴仆之称,与北方老家奴的名称相似),还没有脱离奴隶的地位。”
(2). 明 清 时在 安徽 宁国府 地区,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习俗,谓之世仆。
《漢語大詞典》:陵阳山(陵陽山)
(1).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 ,号曰 安吴溪 。又东, 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阳山 下。逕 陵阳县 西,为 旋溪 水。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 。山去地千餘丈。”参阅元和郡县志·宣州、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
(2).水银的别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 王明 注:“陵阳子明,水银别称……石药尔雅云:水银一名子明,一名阳明子。”
《国语辞典》:白岳山(白岳山)  拼音:bái yuè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西约十二公里处,高约五百八十公尺,今名齐云山,属黄山支脉,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国语辞典》:桐城县(桐城县)  拼音:tóng chéng xiàn
县名。位于安徽省怀宁县北。春秋时桐国所在地,汉置龙舒、枞阳二县,唐时才改名为「桐城县」。
《漢語大詞典》:香榧
榧的通称。常绿乔木,生长于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地。木材耐水湿,可作造船材料。其种子亦名“香榧”、“榧子”,供食用,可榨油,又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