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
词典
2
分类词汇
5
词典
安史
安史之乱
分类词汇
南京
郭汾阳
巡远
浯溪笔
匹马北方
《漢語大詞典》:
安史
唐 安禄山 、 史思明 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清
王夫之
《
读通鉴论·唐宣宗
》
:“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乱, 淄青 乱…… 泽潞 乱,而 唐 终不倾者,东南为之根本也。”
分類:
安史
安禄山
史思明
发动
首领
《國語辭典》:
安史之乱(安史之亂)
拼音:
ān shǐ zhī luàn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分類:
安禄山
史思明
发动
叛乱
《國語辭典》:
南京
拼音:
nán jīng
1.地名。位在江苏省西南部。东有钟山,西、北临长江,依山面水,中间为秦淮河和长江的冲积平原,形势险要。战国时称为「金陵」,三国时吴国于此建都,改称为「建业」。后东晋、宋、齐、梁、陈皆以南京为首都,改称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称为「应天府」。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为「南京」名称的由来。
2.城市名。参见「南京市」条。
分類:
古都名
古都
契丹
安史
大中
洪武
会同
祥符
元年
七年
八月
故都
月建
玄宗
建都
辽阳
开封
江南
故城
汴京
南京
至德
《國語辭典》:
郭汾阳(郭汾陽)
拼音:
guō fén yáng
人名。指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平定安史之乱。参见「郭子仪」条。清。
袁枚
谒岳王墓
诗:「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阳。」
分類:
名将
郭子仪
安史
平息
《漢語大詞典》:
巡远(巡遠)
唐 代名臣 张巡 、 许远 的并称。 安史 之乱中,二人协力死守 睢阳 而垂名后世。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二张援襄
》
:“ 吕帅 文焕 尽斩四卒,以 贵 附葬 顺 冢,为立双庙,尸而祝之,以比 巡远 。” 宋
文天祥
《黄金市》
诗:“ 巡 远 应无儿女态, 夷 齐 肯作稻粱谋?” 清
归庄
《除夕七十韵》
:“功不借 巡 远 ,罪能贷 垍 均 。”
分類:
名臣
张巡
安史
《漢語大詞典》:
浯溪笔(浯溪筆)
唐 安史 之乱平定后, 元结 作
《大唐中兴颂》
,由书法家 颜真卿 书写,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因称书写歌功颂德文章的笔为“浯溪笔”。 清
黄遵宪
《感怀》
诗:“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鐫。”
分類:
安史
平定
元结
书法家
颜真卿
《漢語大詞典》:
匹马北方(匹馬北方)
指 唐肃宗 于 安史 之乱中在北方即位,独立维持局面事。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
:“天将昌 唐 ,繄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我卒前驱。” 宋
杨万里
《浯溪赋》
:“惟彼 中唐 ,国已膏肓;匹马北方,仅获不亡。”
分類:
安史
北方
独立
维持
局面
元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