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宋守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三七
宋守信,庆历五年以捕湖南蛮有功,由内殿承制迁供备库副使,次年知桂阳监,后历知澧、辰州。皇祐元年,以讨北江蛮彭仕羲不利,责降邓州驻泊兵马都监。见《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五四、一五八、一五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一五、兵二六之三四。
释守常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守常,号忏悔上人,明所志也。姓曹氏,新安人。幼攻外典,学逐年进,文采焕发,有声闾里,而性耽恬静,不慕浮荣,因诣六聘山,以铁头陀为师。年十九受具,就学无方,经明行修,誉流自远。学侣数十人相从讲说,顾以力行诵持,为倡导主席上方,几四十年。日课《大悲》无所间断,弘法传戒,已十馀辈,新徒累千,津梁后学孳孳不倦。以咸雍六年迁化兹山,春秋六十一,夏腊四十二。其年三月望日,塔于上方山院。大安六年三月,弟子王海温述其遗躅,乞乾文阁直学士王虚中为之志,文具山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芝,太原(今属山西)人,俗姓王。为汾阳昭禅师法嗣,南岳下十世,住端州大愚山。仁宗嘉祐初卒(《嘉泰普灯录》卷二,《宗统编年》作景祐元年卒)。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二、《禅林僧宝传》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七。今录诗五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六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少弃家。依(或作于)潞州承天寺。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经。名满三河。学者追崇之。时昭禅师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观焉。投诚入室。特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升座揭香合子曰。明头来明头合。暗头来暗头合。若道得。天下横行。道不得。且合却。僧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实事请师举。芝曰。两叚不同。向下文长。又问。满身是眼。口在什么处。芝曰。三跳。进曰。不会。芝曰。章底词秋罢。歌韵向春生。大众僧俗中。皆有奇人。且如本朝杨大年。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拟欲藏身北斗中。应须合掌南辰后。要会么。一偈播诸方。塞断衲僧口。又曰。鲁祖见僧来。便面壁。南泉曰。我寻常向师僧道。未具胞胎已前会取。尚不得一个半个。大愚即不然。未具胞胎前会得。打折你腰。密谏李公守南昌。请住西山翠岩。开堂祝圣曰。睿算增延。法轮常转。且道法轮如何转。会么。须弥顶上笑翻身。却来堂中叠足坐。阿呵呵。是什么。饭箩里坐却受饿。和泥合水。且与么过。上士闻之熙熙。下士闻之肯可。思量却成口过。要会么。一六三四二。直言曲七一。桃李火中开。黄昏后日出。芝讥呵学者。寡闻得少为足。曰。汾阳有十智同真法门。锻佛祖钳锤。今时禅者。姿质不妙。莫有成器者。僧问。如何是十智同真。芝曰。先师言。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如今一切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或云志)。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先师又曰。与什么人同得入。与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什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什么同遍普。何人同真志(或作智)。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者。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辩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芝曰。先师曰。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也大省力。后生晚学。刺头向言句里。贪着义味。如驴舐尿处。棒打不回。盖为不广求知识。遍历门风。多是得一言半句。便点头咽唾。道已了办。上座大有未稳当处在。先师有十五家宗风歌。号曰广智。其词曰。大道不说有高低。真空那肯涉离微。大海吞流同增减。妙峰高耸总擎持。万派千溪皆渤澥。七金五岳尽须弥。玉毫金色传灯后。二三四七普闻知。信衣息。广开机。诸方老宿任施为。识心是本从头说。迷心逐物却生疑。芝曰。此叙宗旨也。或直指。或巧施。解道前纲出后机。旨趣分明明似镜。盲无慧目不能窥。明眼士。见精微。不言胜负坠愚痴。物物会同流智水。门风逐便示宗枝。即心佛。非心佛。历世明明无别物。即此真心是我心。犹是机权出。芝曰。此叙马祖宗派也。或五位。或三路。施设随根巧回互。不触当今是本宗。展手通玄无佛祖。芝曰。此叙洞上宗派也。或君臣。或父子。量器方圆无彼此。士庶公侯一道平。愚智贤豪明渐次。芝曰。此叙石霜宗派也。有时敲。有时唱。随根问答谈谛当。应接何曾失礼仪。浅解之流却生谤。或双明。或单说。只要当锋利禅悦。开权不为斗聪明。舒光只要辩贤哲。有圆相。有默论。千里持来目视瞬。万般巧妙一圆空。烁迦罗眼通的信。芝曰。此叙沩仰宗派也。或全提。或全用。万象森罗实不共。青山不碍白云飞。隐隐当台透金凤。芝曰。此叙石头药山宗派也。象骨镜。地藏月。玄沙崇寿照无阙。因公致问指归源。旨趣来人明皎洁。芝曰。此叙雪峰地藏宗派也。或称提。或拈掇。本色衲僧长击发。句里明人事最精。好手还同楔出楔。或抬荐。或垂手。切要心空易开口。不识先人出大悲。管烛之徒照街走。芝曰。此叙云门宗派也。德山棒。临济喝。独出乾坤解横抺。从头谁管乱区分。多口阿师不能说。临机纵。临机夺。迅速机锋如电掣。乾坤只在掌中持。竹木精灵脑劈裂。或宾主。或料拣。大展禅宗辩正眼。三玄三要用当机。四句百非一齐铲。劝同袍。莫强会。少俊依前或窒碍。不知宗脉莫漫汗。永劫长沈生死海。难逢难遇又难闻。猛烈身心快通泰。芝曰。此叙德山临济宗派也。慈明有善侍者。号称明眼悦。闻芝之风。自石霜至大愚入室。芝趯出履一只。善退身而立。芝俯取履。善辄踏倒。芝起面壁。以手点津。连画其壁三。善瞠立其后。芝旋转以履打。至法堂。善曰。与么为人。瞎却一城人眼在。又有僧。称讲金刚经。问曰。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如何。时有狗卧绳床前。芝趯之。狗起去。问僧解么。僧曰不解。芝曰。若解即成法相。作偈曰。沙里无油事可哀。翠岩嚼饭喂婴孩。一朝好恶知端的。始觉从前满面灰。嘉祐之初示寂。塔于西山。 赞曰。大愚翠岩皆余故园。少时往来两山之间。有老衲大父友也。言芝无恙时事曰。众未尝登三十辈。屋老常以木拄将倾处。过者疑将压焉。芝提笠日走。城郭村落。寺如传舍。粥饭亦有不继时。追绎其高韵。作偈曰。庐山殿阁如生成。食堂处处禅床折。我此三门如冷灰。尽日长廊卷风叶。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少弃家。于潞州承天寺试法华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名满三河。时汾阳禅望大振。窃疑之往观焉。同参者。慈明琅琊等数人。服诚阳室。遂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上堂。尝举汾阳十智同真话曰。先师云要识是非面目现在也。大省力后生。晚学刺头。向言句里。贪著义味。如驴舐尿处。棒打不回。盖为不广求知识。遍历门风。多是得一言半句。便点头咽唾。道已了办上座。大有未稳当处在。上堂大众集定乃曰。现成公案也。是打揲不办便下座。慈明。有善侍者。号称明眼。闻师之风。自石霜至大愚入室。师趯出履一只。善退身而立。师俯取履。善辄踏倒。师起面壁。以手点津。连画其壁三。善瞠立其后。师旋转以履打。至法堂。善曰。与么为人瞎却一城人眼在。会中有僧。日诵金刚经一百遍。师令侍者唤至。问曰。闻汝日诵金刚经一百遍。是否。曰不敢。师曰。汝曾究经意否。汝但日诵一遍。参究佛意。若一句下悟去。如饮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僧如教。一日诵至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处。遂以白师。师遽指床前狗子云。狗子聻。僧无语。师便打出。作偈曰。砂里无油事可哀。翠岩嚼饭喂婴孩。一朝好恶知端的。始觉从前满面灰。称者谓。师作偈绝精峭。此盖其一斑云。嘉祐初示寂。塔于西山。云峰悦公。师之真子。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酸枣人。以父荫入仕。历知恩州、雄州,累官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率先推行并屯营之法,以简练禁旅。约束严峻,士始怨终服。卒年七十一,谥勤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宁化人,字守忠,一作守中。少颖悟,未冠学《春秋》,不两月诵析如流。闻胡瑗讲《春秋》于上庠,负笈访之,质疑问难,旁洽群经,诸生折服。欧阳修荐于朝,仁宗召见,说《》,善之。嘉祐三年母丧归,庐墓不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稷臣。以荫为入内黄门,累擢入内都知。章献刘太后听政时,权宠甚盛。仁宗未有嗣,属意英宗,守忠居中建议,欲立昏弱者以便操纵。英宗即位,又离间英宗与曹太后,为司马光所劾,贬保信军节度副使、蕲州安置。后起为左武卫将军,致仕。卒年七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5—1072 【介绍】: 宋僧。衡州人。俗姓葛。少工翰墨,年冠依茶陵郁山主得度。参杨岐、方会禅师,遂嗣法席。住舒州白云寺。胆略精壮,学人敬而畏之。
全宋诗
释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属湖南)人。幼事翰墨,及冠依茶陵郁禅师,后住舒州白云寺,为南岳下十二世,杨歧会禅师法嗣。神宗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五灯会元》卷一九、《禅林僧宝传》卷二八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湖南衡阳)人。幼事翰墨,及长,依茶陵郁禅师得度,后参临济宗大师杨歧方会,遂嗣法席。嘉祐中住浔阳能仁寺,后住舒州白云寺。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其弟子编录有《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四卷(存)、《白云守端禅师语录》二卷(存)。见《禅林僧宝传》卷二八,《释氏疑年录》卷七等。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八
禅师名守端。生衡州葛氏(或云周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公剃发。年二十馀。参颙禅师(或鹏禅师)。颙殁。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尚。曰。吾闻其过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记之否。端即诵曰。我有神珠一颗。日夜被尘羁锁(或云常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会大笑起去。端愕视左右。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询其事。时方岁旦。会曰。汝见昨日作夜狐者乎。端曰。见之。会曰。汝一筹不及渠。端又大骇。曰何谓也。会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端于是大悟。于言下辞去遍游。庐山圆通讷禅师。见之自以为不及。举住江州承天。名声爆耀。又让圆通以居之。而自处东堂。端时年二十八。自以前辈让善丛林。责己甚重。故敬严临众。以公灭私。于是宗风大振。未几讷公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端。端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禅师。有偈曰。难难难。是遣情难。情尽圆明一颗寒。方便遣情犹不是。更除方便太无端。大众且道。情作么生遣。喝一喝下座。负包去。一众大惊。挽之不可。遂渡江。夏于五祖之闲房。舒州小刹。号法华。住持者如笼中鸟。不忘飞去。舒守闻端高风。欲以观其人。移文请以居之。端欣然杖策来。衲子至无所容。士大夫贤之。迁居白云海会。升座顾视曰。鼓声未击已前。山僧未登座之际。好个古佛样子。若人向此荐得。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更听三寸舌头上。带出来底。早已参差。须有辩参差眼。方救得完全。有么。乃曰。更与汝老婆。开口时。末上一句正道著。举步时末上一步。正踏著。为什么鼻孔不正。为寻常见鼻孔顽了。所以不肯发心。今日劝诸人。发却去。良久曰一。便下座。其门风峻拔如此。僧请问。慧超问法眼。如何是佛。曰汝是慧超。端作偈。示之曰。一文大光钱。买得个油糍。吃放肚里了。当下便不饥。又问。僧问云门。如何是透法身句。曰。北斗里藏身。端又作偈曰。九衢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感慨多。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无耐幞头何。 赞曰。杨岐天纵神悟。善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遗风。庆历以来。号称宗师。而白云妙年俊辩。胆气精锐。克肖前懿。至于应世。则唾涕名位。说法则荡除知见。乃又逸格。如大沩之有寂子。玄沙之有琛公。临济法道未甚寂寥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智(一○二五~一一一五),俗姓陈,剑州(今四川剑阁)人。年二十三受具于建州开元寺,后住潭州云盖,乃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退居西堂,闭户三十年。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九十一。《五灯会元》卷一七、《禅林僧宝传》卷二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师名守智。生于剑州龙津陈氏。幼依剑浦林重院。沙门某。为童子。年二十三得度。受具于建州开元寺。初出岭。至豫章。谒大宁宽禅师。时法昌遇公。方韬藏西山。智闻其饱参诣之。至双岭寺。寺屋多僧少。草棘满庭。山雪未消。智见一室邃僻。试揭帘。闻叱诟曰。谁故出我烟。盖遇方附湿薪火。藉烟为暖耳。智反走。遇呼曰。来汝何所来。对曰大宁。又问。三门夜来倒。知否。智愕曰。不知。遇曰。吴中石佛。大有人不曾得见。智不敢犯其词。知其为遇也。乃敷坐具。愿亲炙之。遇使往谒真点胸。久之无大省发。然勤苦不费剪爪之功。及谒南禅师于积翠。依止五年。又见英邵武于同安。南公殁。南游首众僧于石霜。谢师直闻其名。以书抵智曰。果游岳道由长沙。幸屈临庶款晤。师当恕其方以官。守不当罪其坐致也。智过师直。师直问曰。庞居士问马大师。无弦琴因缘。记得否。智曰记得。师直曰。庞公曰。弄巧成拙。是宾家是主家。智笑指师直曰。弄巧成拙。师直喜之。出世住道吾。俄迁住云盖十年。疾禅林便软暖。道心澹泊。来参者。掉头不纳。元祐六年。退居西堂。闭户三十年。湘中衲子。闻其接纳容入室。则堂室为满。智为人耐枯淡。日犹荷锄理蔬圃。至老不衰。政和四年。年九十矣。潭师周穜仁熟。遣长沙令佐诣山请供。智以老辞。令佐固邀曰。太守以职事。不得入山。遣属吏来迎意勤。乃不往贻山门之咎。智登舆而至。入开福斋罢鸣鼓。智问其故。曰。请师住持此院。智心知堕其计。不得辞乃受之。明年三月七日(或云七月七日)升座说偈曰。未出世。头似马杓。出世后。口如驴觜。百年终须自坏。一任天下卜度归。方丈安坐。良久乃化。阇维得五色舍利。经旬。细民拨灰。烬中犹得之。坐六十六夏。 赞曰。余至云盖。依止之二年。详闻黄檗翠岩故时事。曰。南公住黄龙。天下有志学道者。皆集。南公视之。犹不怿。从容问其意。曰。我见慈明时。座下虽众不多。然皆堂堂龙象。今例寒酸。不上人眼。佛法盛衰。自今日始也。云盖今又老矣。丛林去南公已五十年。当时号寒酸者。亦不可见。余因传其平生。感之遂并记。
葛守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神宗熙宁间为画院祇候。所画花鸟草虫蔬菜,率有生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道士。少孤,役于天庆观。仁宗嘉祐间,天台道士余元吉来游,示恶疾,守信事之无倦。相传于溺器得丹砂饵之,从此常放言笑歌,或数日不食,日诵《度人经》,为人说祸福。发运使蒋之奇以经中有“神公受命”句,呼为“神公”,人遂以神翁目之。徽宗时召至京师,以宾礼待,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弟子苗希颐裒次其事,编成《徐神公语录》。
全宋诗
徐守信(一○三三~一一○八),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年十九入天庆观为道士,发运使蒋之奇以神翁呼之。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大观二年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事见宋苗希颐《徐神公语录》。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守一,字不二,杭州景德灵隐寺住持小师,号法真禅师。元丰中,尝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黄庭坚皆爱而书之。著有《律宗会元》三卷(存)、《终南家业》六卷(存)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人,字希参。以荫入官。欧阳修荐其知边事,擢知融州。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御西夏有功。累迁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畏其名。后知泾州。历典七州,皆有惠政。卒年七十五。
全宋文·卷一○七六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治今山东濮县)人。以荫主原州截原砦,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以欧阳修荐,擢知融州,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神宗时为熙河钤辖,历知岷州、镇戎军、环州、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知泾州,召还,道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守道。李端愿弟。官左藏库使,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尝侍宴群玉殿,甚得仁宗宠顾。历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元祐中以安德军留后卒,谥恭敏。
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李端悫(?——一○九八),字守道,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遵勖子,端愿弟。官左藏库。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尝侍宴群玉殿,仁宗独赐珠花飞白字。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元祐中,为安德军留后卒,赠昭德军节度使,谥曰恭敏。《宋史》卷四六四有传,见《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俗姓郑,自号莫莫翁。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初依栖霞山云渺庵主,后于钱塘净慈寺祝发,礼圆照本公为师,时称讷叔。住芜湖吉祥院、江宁能仁寺,继迁华藏,皆所至未几即辞去。隐居泾县金峰,凡十六年。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住宣州昭亭广教寺。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拟寒山诗》数百篇,已佚。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四○八
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俗姓郑,本衣冠之族,弃儒就释。初依圆照,复参圆通,得大彻悟。先后住芜湖之吉祥、江宁之能仁、华藏,隐泾县之金峰,以莫莫翁自号。宣和三年,奉命住持宣州之广教寺。次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大藏节要》二十门、《节宗镜录》十卷,又拟寒山诗数百篇。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山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乐邦文类》卷四。
僧守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藁城人。居龙兴寺。性聪慧,通经好禅。哲宗元祐间,赐号回照大师。以纸衣一袭付其徒,至旬,乃易衣诵经,合掌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