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校官
鸿都
学则
儒宫
学制
一班
学正
学长
课程
芹宫
公立
会课
武学
抄书
虞庠
《國語辭典》:校官  拼音:xiào guān
1.职官名。旧时掌管学校的官员。《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
2.陆海空军官制,在将官之下,尉官之上,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漢語大詞典》:校事
三国 时 魏 、 吴 所置掌侦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执政的耳目。 吴 也称校官。三国志·魏志·程晓传:“ 晓 嘉平 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 晓 上疏……於是遂罢校事官。”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校事,吏民之仇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校事:“ 魏 吴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 明 之厰卫。”
《國語辭典》:鸿都(鴻都)  拼音:hóng dū
汉代藏书的地方。唐。韩愈石鼓歌〉:「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漢語大詞典》:鸿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临邛 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鸿都客引会 广寒宫 ,织女星盟証 长生殿 。” 徐朔方 校注:“鸿都客,神仙中人……鸿都,仙府。”
分類:朔方
《漢語大詞典》:学则(學則)
(1).学习的法则、规则。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弟,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心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谓学则。”
(2).学校的规章。
《漢語大詞典》:儒宫
古代官立学校。陈书·儒林传·沈不害:“至是国学未立, 不害 上书曰:‘……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命守 高平 ,命副儒宫。朱衣银鱼,象服以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学名额表》:“建置学舍数十厦,面势显敞,允为儒宫。”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本朝钦定诸书:“列圣万几之暇,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
分類:立学学校
《國語辭典》:学制(學制)  拼音:xué zhì
政府对各级学校的组织系统、课程标准及修业年限等所颁布的规定。如国小采六年学制、国中采三年学制。
《國語辭典》:一班  拼音:yī bān
1.同一等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偢睬你一偢睬?」
2.一列、一批。《三国演义》第三四回:「随后刘琦、刘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
3.一番。《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冯公见他说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漢語大詞典》:学正(學正)
(1). 宋 、 元 、 明 、 清 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2).地方学校学官。 宋 元 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 明 清 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宋 洪迈 《夷坚支甲志·林学正》:“ 王瞻叔 参政帅 闽 ,公言 林 平生行义,不妄取予,使加礼重。 王 访其所止,遣五兵一车,齎钱三万,聘以为学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初吾在 沂州 做学正,他是童生新进学,家里甚贫,出那拜见钱不起。”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曝书杂记》:“﹝ 钱泰吉 ﹞官 海宁州 学正。”
《國語辭典》:学长(學長)  拼音:xué zhǎng
对年级或年龄较高同学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立起道:『宋学长请坐。』」
《國語辭典》:课程(課程)  拼音:kè chéng
1.为达教育目标所规画与实施的一切教学科目或活动。
2.古代依物价高低而订定的税额。《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诸路课程,岁银五万锭,恐疲民力,宜减十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芹宫
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朱熹 集传:“泮水,泮宫之水也。诸侯之学,乡射之宫,谓之泮宫。”后因以“芹宫”指学宫、学校。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俊髦虽育芹宫,桃李未荣上苑。” 清 王蓉生 《〈锄经书舍零墨〉序》:“ 式权 茂才,家居笋里,名噪芹宫。”
分類:学宫学校
《國語辭典》:公立  拼音:gōng lì
由政府所设立。如:「他在这所公立中学任教已近二十年了。」
《國語辭典》:会课(會課)  拼音:huì kè
1.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唐。颜师古。注:「如今之考第高下。」
2.古代士子集社研习文业。宋。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尝与予及亡弟揆中、由义会课,每旬作杂文一篇、四六表启一篇、古律诗一篇。」
《國語辭典》:武学(武學)  拼音:wǔ xué
古代军事学校。宋神宗置武学,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教学子研习诸家兵法。
《漢語大詞典》:抄书
将书照原文重新写出
在学校作文等事中从书中抄袭句子或段落
《漢語大詞典》:虞庠
周 代学校名。《礼记·王制》:“ 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 周 立小学於西郊…… 周 之小学为 有虞氏 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或曰,虞庠有二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清 孙诒让 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堂位》云:‘米廪, 有虞氏 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王制》云:‘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虞庠饰馆,睿图炳睟。”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 周 人置虞庠於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分類:学校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