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岩岸  拼音:yán àn
海岸依其组成物质与近岸地势陡缓,可分为岩岸与沙岸两大类。岩岸指组成物质多为岩石的海岸,主要特徵为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和岛屿,湾阔水深,宜于航运和渔业的发展。
《漢語大詞典》:矜爽
孤高而挺秀。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唯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分類:孤高挺秀
《漢語大詞典》:麟跱
像麒麟一样跱立。形容孤高卓立。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周党 麟跱於林藪,而无损 光武 之刑厝也。” 王明 校释:“案后汉书·逸民传云: 周党 , 太原 人,不仕 王莽 世。 建武 中,再被徵,见 光武帝 。 党 伏而不謁,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遂隐居 澠池 ,著书而终。本篇所谓 孝文 ,时代不合,当作 光武 。今据订正。”
《漢語大詞典》:嵬崖
喻人孤高。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行必愜乎人之所安,故不为嵬崖崭嶻之行;言必衡乎力之所抵,故不为要渺浮阔之言。”
分類:孤高
《漢語大詞典》:爽笏
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明 王逢 《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超然延爽笏,肃若卫寒更。”参见“ 拄笏看山 ”。
《國語辭典》:拄笏看山  拼音:zhǔ hù kān shān
笏,上朝时所持的手版。晋王徽之担任桓冲的车骑参军,桓冲询问王徽之时,王徽之以朝笏捂著面颊,悠然的观看西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比喻人倜傥不羁,身在官场却有閒情雅致。宋。陆游 春晚书怀诗:「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漢語大詞典》:矫介(矯介)
孤高狷介。宋书·隐逸传·戴颙:“ 三吴 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往,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宋书·王微传:“﹝弟﹞常云‘……兄为人矫介欲过,宜每中和。’”
分類:孤高狷介
《漢語大詞典》:介吝
孤高自爱。
分類:孤高自爱
《國語辭典》:野鹤閒云(野鶴閒雲)  拼音:yě hè xián yún
比喻超然脱俗的隐士。《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姐姐举止言谈,超然如野鹤閒云。」
《国语辞典》:洪乔之误(洪乔之误)  拼音:hóng qiáo zhī wù
晋朝殷羡,字洪乔,生性孤高,行事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曾奉命出任豫章太守,临行,都下人士托他带信件百馀封。行经石头渚时,他将所托信件全部投入水中,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典出《晋书。卷七七。殷浩传》。后比喻书信寄失。也作「洪乔掷水」。
《国语辞典》:崖岸自高  拼音:yá àn zì gāo
比喻兀傲孤高,不知谦卑。如:「方今用才之际,君上不宜崖岸自高,当使豪杰归心,共成霸业。」
《国语辞典》:不立崖岸  拼音:bù lì yá àn
崖岸,指严肃端庄、矜庄孤高。「不立崖岸」形容人天性和乐。《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不立崖岸,谓人天性和乐。」
《漢語大詞典》:孤履危行
谓行为孤高独特。 明 李东阳 《冰玉斋记》:“若 明仲 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分類:孤高独特
《國語辭典》:披裘负薪(披裘負薪)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