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御节(御節)
主掌季节。 晋 陆云 《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之六:“ 祝融 御节,火正缉熙。” 隋炀帝 《延智顗书》:“金风御节,玉露调时。” 唐 黎逢 《夏首犹清和》诗:“ 祝融 将御节, 炎帝 啟朱明。”
分類:主掌季节
《漢語大詞典》:爽节(爽節)
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诗之一:“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既乘爽节,因得顺风。去留之宜,事理咸会。” 唐 虞世南 《秋赋》:“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
《漢語大詞典》:梅候
梅雨季节。 明 徐渭 《避暑豁然堂大雨》诗:“梅候苦歊蒸,幸得五日霽。”
《漢語大詞典》:改序
谓季节改变。 唐 韦应物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诗:“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分類:季节
《漢語大詞典》:细菜(細菜)
指某个地方在某个季节供应不多的蔬菜。如 北京 冬季的黄瓜、西红柿等。
《漢語大詞典》:变火(變火)
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孙诒让 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隋书·王劭传:“﹝ 王劭 ﹞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漢語大詞典》:断梅(斷梅)
谓梅雨季节的雷雨。 宋 陆游 《归兴》诗之一:“轻雷轣轣断梅初,残籜纵横过笋餘。”自注:“乡语谓梅雨有雷为断梅,又谓笋出林为过笋。”
《漢語大詞典》:送节(送節)
(1).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 唐 李峤 《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白藏,指秋季。
(2).送别使节。 唐 杜甫 《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 河 源。”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时遣使和好 吐蕃 ,故用 张騫 寻 河 源故事。”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3).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 河 北骚动, 玄 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
(4).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漢語大詞典》:霜分
降霜季节。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既艳溢於时暮,方炤丽於霜分。”
分類:降霜季节
《漢語大詞典》:慎时(慎時)
注意季节变化。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秋暮离怀》:“到京师,水土自宜;趁程途,当节饮食,慎时保体。”
《漢語大詞典》:阴期(陰期)
秋冬季节。古人以为秋冬属阴,故称。 晋 张协 《杂诗》之三:“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漢語大詞典》:季相
特定季节的自然景观。例如:春天,森林呈现郁郁葱葱的季相。
《国语辞典》:村閒  拼音:cūn xián
农閒,指耕耘收割季节以外的空閒。如:「村閒时,孩童在收割完的田地中追逐嬉戏。」
《漢語大詞典》:发节(發節)
谓季节开始。 三国 魏 曹植 《闲居赋》:“感阳春之发节,聊轻驾之远翔。” 晋 陆机 《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
分類:季节
《國語辭典》:节律(節律)  拼音:jié lǜ
节奏和规律。如:「他背上沉重的背包,随著他缓步前行,很有节律的摆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