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东周洛阳乘轩里人。苏秦兄或弟。亦习纵横家言。曾为燕昭王所重,为燕策划。主张联合楚、魏,共制齐、秦。昭王与谋,攻破齐国,一时名显诸侯。
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代,秦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湣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索隐》云:「盖按苏氏谱云然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周定王同母弟。或称王季子。食邑于刘。周之卿士。简王时康公与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肃公受胙肉于社,不敬。康公以为祀与军事,国之大事,今成肃公惰而不敬,将弃其命。师还,成肃公卒于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又称公子札。春秋时吴国人。吴王寿梦少子。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延州来季子。父寿梦欲立之,辞让。兄诸樊欲让之,又辞。诸樊死,其兄馀祭立。馀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将授之国而避不受。夷昧之子僚立。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僚而自立,即阖闾。札虽服从,而哭僚之墓。贤明博学,屡次聘问中原诸侯各国,会见晏婴、子产、叔向等。聘鲁,观周乐。过徐,徐君好其佩剑,以出使各国,未即献。及还,徐君已死,乃挂剑于徐君墓树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84 【介绍】: 战国时东周洛阳人,字季子。师鬼谷子,习纵横家言。早年游说诸侯,裘敝金尽,憔悴而归。后为燕昭王谋划,使齐、赵交恶,并使齐疲于外战。齐湣王末年又为齐相,秦昭王约齐湣王并称东西帝,苏秦劝齐王取消帝号。与赵相李兑约燕、齐、韩、赵、魏合纵攻秦,赵封其为武安君,迫秦废帝号,归还部分魏、赵土地。后燕将乐毅大举破齐,苏秦以反间罪暴露,被车裂而死。有《苏子》,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有苏秦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战国策》及《史记·苏秦列传》所说有异。
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秦字季子,雒阳轩里人。师事鬼谷先生,游说为约从长,并相六国,赵封为武安君。后从约解,去赵之燕,又之齐为客卿。齐大夫与争宠,刺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汉中南郑人,字季子。李合从子。清白有节,博学,好方术,广交游,与郑玄、陈纪等相善。为新城长,无为以治。官至奉车都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东郡人,字季子。三国魏高贵乡公正元中为侍御史。尝治毌丘俭党与之狱,事涉七百余人,惟举首事十人,余不问。入晋,历冀州刺史、河南尹。
《国语辞典》:季子囊空  拼音:jì zǐ náng kōng
季子,战国时人苏秦的字。苏秦曾上书秦王十次,连带去的百斤黄金也都花用一空,仍不受重用,最后只好离秦而归。见《战国策。秦策一》。后用以比喻功名未遂且穷途潦倒。
《国语辞典》:季子裘敝  拼音:jì zǐ qiú bì
战国时人苏秦曾十次上书秦王,却始终不受重用,后来百斤黄金用尽,黑色貂裘也都穿破了,最后只好离秦而归。见《战国策。秦策一》。后用以比喻功名未遂且穷途潦倒。
《漢語大詞典》:东户季子(東户季子)
传说中的上古君主。《淮南子·缪称训》:“昔 东户季子 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餘粮宿诸畮首。” 高诱 注:“ 东户季子 ,古之人君。”亦省称“ 东户 ”。 晋 陶潜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仰想 东户 时,餘粮宿中田。” 北齐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玄风冠 东户 ,内范軼 西陵 。” 唐 李邕 《谢敕书及彩绫表》:“求 西山 之药,愿补圣躬;论 东户 之人,以分帝念。”
分類:帝王
《分类字锦》:礼祠季子(礼祠季子)
后汉书任延传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
分类:教化
《國語辭典》:苏秦(蘇秦)  拼音:sū qín
人名。(西元前?~前317)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后客于齐,被杀。
《漢語大詞典》:季子裘
季子 的貂裘。指 战国 时 苏秦 入 秦 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后以“季子裘”谓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 唐 殷尧藩 《九日》诗:“壮怀空掷 班超 笔,久客谁怜 季子 裘。” 宋 陆游 《舟中夜赋》诗:“千里风尘 季子 裘, 五湖 烟浪 志和 舟。” 明 唐顺之 《十五夜旅怀》诗:“镜有 潘郎 鬢,囊无 季子 裘。”
《漢語大詞典》:实沈(實沈)
(1).古代神话谓 高辛氏 的季子名 实沉 ,是参宿之神。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 实沉 于 大夏 ,主参。 唐 人是因,以服事 夏 商 ……故参为 晋 星。由是观之,则 实沉 ,参神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夫异匪常经,僻非习见,俾 实沉 弗崇於 周 , 毕方 弗集於 汉 , 贰负 之形弗徵 上郡 ,干将之气弗烛斗牛,诸君子生平,遂几泯泯乎?”
(2).星次名。大致相当于二十八宿的觜、参和毕、井的一部分,黄道十二宫的双子座。在十二辰为申。古时为 晋 之分野。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沉之星也。实沉之墟, 晋 人是居,所以兴也。”汉书·王莽传中:“厥明年,岁在实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晋 居参之分,实沉之土。 郑 处大辰之野, 閼伯 之地。”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岁次实沉。”
《国语辞典》:意懒心慵(意懒心慵)  拼音:yì lǎn xīn yōng
心情消沉,意绪懒散。元。季子安〈粉蝶儿。这些时套〉:「这些时意懒心慵,闷恹恹似痴如梦。」明。无名氏《广成子》第二折:「抵多少杜鹃声唤醒游仙梦,你听波说的他意痴痴懒心慵。」也作「意慵心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