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帑僇
谓刑戮连及子女。史记·夏本纪:“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 裴駰 集解引 孔安国 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之。”史记·殷本纪:“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
《漢語大詞典》:枲着(枲著)
以麻衬于袍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衣敝緼袍” 裴駰 集解引 汉 孔安国 曰:“緼,枲著也。”
《国语辞典》:粤若稽古(粤若稽古)  拼音:yuè ruò jī gǔ
粤,助词,与「曰」相通。语本《书经。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汉。孔安国。传:「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粤若稽古指探求古圣先贤之道。唐。杨烱〈酅国公墓志铭〉:「粤若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
《国语辞典》:败常乱俗(败常乱俗)  拼音:bài cháng luàn sú
毁败伦常,破坏风俗。《书经。君陈》:「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汉。孔安国。传:「习于奸宄凶恶,毁败五常之道,以乱风俗之教,罪虽小,三犯不赦。」
《國語辭典》:风行草偃(風行草偃)  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
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驱,猖狂之徒,耹圣泽而悛性,风行草偃,其势必然。」也作「风行草靡」、「风行草从」、「草靡风行」、「草偃风行」、「草偃风从」。
《國語辭典》:不得其死  拼音:bù dé qí sǐ
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不得以寿终。』」《老子》第四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國語辭典》:群而不党(群而不黨)  拼音:qún ér bù dǎng
合群而不结党营私。《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公所枢极,喜士容物,群而不党。」
《國語辭典》:三复白圭(三復白圭)  拼音:sàn fù bái guī
反覆颂读《诗经。大雅。抑篇》白圭之玷那段。比喻说话谨慎。语出《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
《國語辭典》:色厉内荏(色厲內荏)  拼音:sè lì nèi rěn
语本《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外表刚强严厉而内心软弱。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
《國語辭典》:六尺之孤  拼音:liù chǐ zhī gū
未成年的孤儿。《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汉。郑玄。注:「六尺之孤,年十五已下。」《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