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95~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唐·成玄英疏:「讳,忌也,拒也。穷,否塞也。通,泰达也。夫子命仲由来,语其至理云:『我忌于穷困,而不获免者,岂非天命也!求通亦久,而不能得者,不遇明时也。夫时命者,其来不可拒,其去不可留,故安而任之,无往不适也。』夫子欲显明斯理,故寄之穷讳,而实无穷讳也。」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季孙


《论语·季氏》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东汉·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

例句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 储嗣宗 长安怀古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王翰 饮马长城窟行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长城

典故 
韦编绝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7~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例句

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周弘亮 除夜书情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权德舆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权德舆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典故
君子墓
 
延陵葬子

相关人物
孔子
 
季礼


《礼记·檀弓下》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唐·孔颖达疏:「(号者三)乃右而围绕其封兼且号哭而绕坟三?也。」

例句

延陵今葬子,空使鲁人观。 司空曙 哭王注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窦牟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典故
孔父伤时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子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

例句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杜甫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典故
相关人物
墨子
 
孔子


《韩非子》卷十九〈显学〉~080~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例句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王维 赠东岳焦鍊师

典故 
孔丘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閒,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例句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刘希夷 故园置酒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 临路歌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王绩 赠程处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颜渊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十七首·日出东南隅行〉~32~
天道夷且简,人道崄而难。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典故
孔颜遗旨

相关人物
孔子
 
颜渊


《论语注疏·季氏》~49~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注疏·述而》~6~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典故
孔子尝俎豆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卫灵公》~37~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典故
孔子厄陈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0~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閒,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閒,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典故
孔子思周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八佾》~28~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典故
哭寝门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檀弓上》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例句

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孟郊 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李商隐 哭刘蕡

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 鲍溶 过薛舍人旧隐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子路》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宋·邢炳注:「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

例句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 孟郊 吊元鲁山

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典故
来丧斯文
 
寿斯文
 
天丧斯文
 
天畏斯文坠
 
斯文后死
 
斯文未丧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子罕》~77~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例句

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 张贲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 李咸用 九江和人赠陈生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下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来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漢語大詞典》:讳穷(諱窮)
谓嫌憎困厄潦倒。庄子·秋水:“ 孔子 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成玄英 疏:“讳,忌也,拒也。穷,否塞也。” 宋 陈师道 《五子相送至湖陵》诗:“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 清 孙枝蔚 《岁暮寓中遣怀》诗之四:“之子知宜室,吾家不讳穷。”
分類:困厄潦倒
《國語辭典》:祸起萧墙(禍起蕭牆)  拼音:huò qǐ xiāo qiáng
萧墙,屏障大门的墙壁,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比喻灾祸或灾难发生于内部。语本《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如:「这次的危机纯粹是祸起萧墙,看来董事长得重新整顿一番了。」
《國語辭典》:萧墙(蕭牆)  拼音:xiāo qiáng
萧,肃敬。墙,屏风。古代君臣相见的礼节,到屏风之处而更加肃敬。故以萧墙比喻内部或至近之地。《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衅起他族,事在萧墙。」
《漢語大詞典》:绝编(絶編)
1.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读,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 孔子 读《易》的典故。《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事逾三古,人更七圣。”
2.犹绝学。晋书·皇甫谧传:“求絶编於天籙,亮我躬之辛苦。”参见“ 絶学 ”。
3.犹残编。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絶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绝学(絕學)  拼音:jué xué
1.失传的学术。《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司徒掾班彪曰》:「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文明小史》第六○回:「大家涉猎新书还来不及,……我看讲究这门的渐渐要变作绝学快了。」
2.废绝学问。《老子》第二○章:「绝学无忧。」《庄子。山木》:「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
3.造诣独到的学术。
《漢語大詞典》:孔墨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与 墨 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的并称。亦指儒 墨 二派。韩非子·显学:“ 孔 墨 之后,儒分为八, 墨 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文学言治则称 尧 舜 ,道行则言 孔 墨 ,授之政则不达。”梁书·本纪总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 孔 墨 ,流连 释 老 。” 唐 韩愈 《读〈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 孔 墨 。”
《國語辭典》:仲尼  拼音:zhòng ní
孔子字仲尼。参见「孔子」条。
《漢語大詞典》:孔颜(孔顔)
孔子 与其弟子 颜渊 的并称。《魏书·肃宗纪》:“来岁仲阳,节和气润,释奠 孔 颜 ,乃其时也。” 晋 陆机 《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 孔 颜 。”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
《國語辭典》:狂狷  拼音:kuáng juàn
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太公诛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漢語大詞典》:畏匡
《论语·子罕》:“子畏於 匡 。” 刑昺 疏:“子畏於 匡 者,谓 匡 人以兵围 孔子 。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於 匡 ’,其实 孔子 无所畏也。”后以“畏 匡 ”为困厄之典。畏,通“ 围 ”。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昭明人心感悦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远迁逾 桂岭 ,中徙滞 餘杭 。顾土虽怀 赵 ,知天詎畏 匡 !”
分類: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