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圃
(1). 矍相圃 的省称。 孔子 习射处。《礼记·射义》:“ 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命童子於云臺,就门人於 相圃 。”
(2).泛指习射处。 唐 贺敱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泽宫申旧典, 相 圃 叶前模。”
分類:习射孔子
《漢語大詞典》:孔宣
即 孔子 。因 唐 代追谥为“ 文宣王 ”,故称。 唐 杨炯 《公卿以下冕服议》:“夫以 孔宣 之将圣也,故行 夏 之时,服 周 之冕,先王之法服,乃自此之出矣;天下之能事,又於是乎毕矣。” 唐 白居易 《赠杓直》诗:“世路重禄位,恓恓者 孔宣 。”
分類:孔子追谥
《漢語大詞典》:防墓
(1). 防 地之墓。 孔子 父母合葬处。礼记·檀弓上:“ 孔子 既得合葬於 防 ,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 先反,门人后,雨甚至。 孔子 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 防 墓崩。’ 孔子 不应,三, 孔子 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 郑玄 注:“言所以迟者,脩之而来。”
(2).泛指父母之墓。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 浚 泉之有冽,今痛 防 墓之未迁。”
《國語辭典》:孔子庙(孔子廟)  拼音:kǒng zǐ miào
奉祀孔子的庙宇。春秋时鲁哀公始设孔子庙于曲阜,唐太宗诏州县皆立孔子庙,乃遍及全国。我国于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时,于此庙举行祭孔大典。明时因孔子为文圣,故称为「文庙」,今简称为「孔庙」。
《漢語大詞典》:龙蹲(龍蹲)
太平御览卷三七七引《春秋演孔图》:“ 孔子 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后因以“龙蹲”指 孔子 。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夫类同而心异者, 龙蹲 归而 宋 树伐,质殊而声合者,鱼形出而吴石鸣。” 陈熙晋 注引 王应麟 《困学记闻·评文》:“ 龙蹲 ,谓 孔子 。”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逸书(逸書)  拼音:yì shū
1.久经散逸的古书。
2.汉武帝末,鲁恭王整修孔子故居时于复壁里所发现的《尚书》篇章。较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多出十六篇,号称《古文尚书》。
《漢語大詞典》:感麟
指 孔子 对获麟一事的感伤。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西狩获麟。 孔子 见而感伤,曰:“吾道穷矣!”乃因 鲁 史记作《春秋》。上起 鲁隐公 元年,下至获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见《史记·孔子世家》。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於所起,为得其实。”
《漢語大詞典》:圣泉(聖泉)
(1).泉名。 孔子泉 的别称。在今 四川省 巫山县 东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巫溪 ﹞水又南屈逕 巫县 东,县之东北三百步,有 圣泉 ,谓之 孔子泉 ,其水飞清石穴,洁竝高泉,下注溪水。”
(2).泉名。在今 四川省 中江县 东南。 唐 骆宾王 《圣泉诗》序:“ 玄武山 有 圣泉 焉,浸淫歷数百千年,垂巖泌涌,接磴分流,下瞰 长江 。”
《漢語大詞典》:七等
(1).特指 公羊 家所谓 孔子 作春秋寓褒贬的七个等级,即州、国、氏、人、名、字、子。《公羊传·隐公》 唐 徐彦 题疏:“未审五始、六辅、二类、七等之义如何?答曰:案《文謚例》下文云……七等者,州、国、氏、人、名、字、子是也。” 清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公羊传“曷为褒之”:“今按 公羊 家有七等之説,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
(2).泛指七个等级。宋史·宁宗纪四:“壬辰,申严试法官七等之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禽戏:“余在 杭州 日,尝见一弄百禽者,蓄龟七枚,大小凡七等,置龟几上,击鼓以使之。”
《国语辞典》:文宣王  拼音:wén xuān wáng
唐时追谥孔子的尊号,宋、元皆沿用。
《国语辞典》:梦周公(梦周公)  拼音:mèng zhōu gōng
孔子对周公仰慕不已,沉浸周代典籍,经常梦到周公。语本《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以梦周公表示缅怀先贤,今多泛指作梦、梦境。如:「每次开会,总是有人在台下梦周公。」
《漢語大詞典》:厄陈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后因以"厄陈"为遭受困厄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荣启期(榮啓期)
春秋 时隐士,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语 孔子 ,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中州集·兰泉先生张建引 金章宗 赐 张建 诗:“从今昼锦莲峯下,三乐休夸 荣启期 。”
《漢語大詞典》:匡人
(1). 周 代官名。职掌巡行邦国,宣告法令和纠察邦治之官。《周礼·夏官·匡人》:“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慝,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
(2). 春秋 卫国 匡 地的人。 孔子 周游列国,途经 匡 地。因 匡 人曾受 鲁国 阳货 的杀掳,而 孔子 的相貌又象 阳货 ,故遭到 匡 人的围攻。论语·子罕:“子畏於 匡 ,曰:‘……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 人其如予何?’”晋书·孔群传:“ 羣 非 孔子 ,厄同 匡 人。”红楼梦第五六回:“ 湘云 道:‘怎么 匡 人看见 孔子 ,只当是 阳货 呢?’”
《國語辭典》:孔教  拼音:kǒng jiào
孔子的思想、学说。南朝宋。谢灵运 辨宗论。答法勖问:「倚孔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学圣不出六经。」《晋书。卷四九。阮籍等传。赞曰》:「老篇爰植,孔教提衡。各存其趣,道贵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