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多弹头
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弹头的导弹弹头。一般由母弹头舱、子弹头、释放机构和推进、制导等装置组成。按弹头有无制导装置分,有集束式多弹头、分导式多弹头、全导式多弹头和机动式多弹头。多弹头可提高弹头的突防能力和摧毁目标的能力。
《國語辭典》:荷枪实弹(荷槍實彈)  拼音:hè qiāng shí dàn
持著子弹都已上膛的枪。形容高度警戒,准备随时战斗的状况。如:「警察荷枪实弹,包围在贩毒嫌犯躲藏的农舍外,准备攻坚逮人。」
《漢語大詞典》:宝贝疙瘩(寶貝疙瘩)
对心爱的人或珍贵东西的昵称。如:每一发子弹都是宝贝疙瘩啊!
《国语辞典》:弹无虚发(弹无虚发)  拼音:dàn wú xū fā
每一颗子弹都能命中目标。《镜花缘》第二六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漢語大詞典》:弹盘(彈盤)
装机枪子弹的圆盘。 王集成 《团结自己,消灭敌人》:“说罢扛起枪,挟起两个弹盘便飞也似地向阵地上跑去。”
《國語辭典》:顶门子(頂門子)  拼音:dǐng mén zi
1.立刻。《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俺孙子儿没了,连说也合众人说声,顶门子就出,有这等的事?」
2.炮管的闩子。因将炮弹装填入炮管之后,只要推上炮闩,即完成射击准备,故称为「顶门子」。如:「射击都已准备完成,只要推上顶门子就发射。」
《漢語大詞典》:顶门火(頂門火)
方言。指已经推入枪膛的子弹。 刘白羽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二:“把手榴弹盖揭开,枪上刺刀,顶门火准备好……听我的命令,叫冲就冲,叫打就打呀!”参见“ 顶门子 ”。
《國語辭典》:顶门子(頂門子)  拼音:dǐng mén zi
1.立刻。《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俺孙子儿没了,连说也合众人说声,顶门子就出,有这等的事?」
2.炮管的闩子。因将炮弹装填入炮管之后,只要推上炮闩,即完成射击准备,故称为「顶门子」。如:「射击都已准备完成,只要推上顶门子就发射。」
《漢語大詞典》:吃枪子
指被子弹打死(骂人的话)
《漢語大詞典》:铅码(鉛碼)
太平军军中口语。即枪炮子弹。因子弹多用铅制弹头,而弹体圆如砝码,故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妖魔或装红粉铅码,埋藏地下。”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伪军制下:“枪礮子改称铅码,火药改称红粉。”
《國語辭典》:枪膛(槍膛)  拼音:qiāng táng
枪管中容纳子弹的地方。如:「班长一声令下,大伙立即把子弹装入枪膛。」
《漢語大詞典》:枪机(槍機)
枪上发射子弹的机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他们只要手指头在枪机上一扳,随时就可给我们以一个扫射。”
《國語辭典》:枪林弹雨(槍林彈雨)  拼音:qiāng lín dàn yǔ
形容战争猛烈。如:「前线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前进。」也作「鎗林弹雨」。
《漢語大詞典》:前膛枪(前膛槍)
由枪口装子弹的旧式枪。 清 沈葆桢 《覆奏洋务事宜疏》:“前膛枪一出,后膛枪可以四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我们朝远方望去,果然看见来了几位差人,是从城里县衙门派来的背着前膛枪的皂隶。”
分類:子弹旧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