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椒聊  拼音:jiāo liáo
1.椒聊为木名,多子且香。比喻子孙众多。《周书。卷二五。李贤传。史臣曰》:「跗萼连晖,椒聊繁衍。」唐。温庭筠 上首座相公启:「庶令葛藟之阴,均其煦育;椒聊之实,遂彼扶疏。」
2.《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椒聊,刺晋昭公也。」或以为颂人之诗。首章二句为:「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國語辭典》:高粱  拼音:gāo liáng
1.植物名。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叶大,高约二公尺,夏于茎顶抽穗,圆锥花序密集,长十至三十公分,分枝近轮生。颖果倒卵形。品种很多,除供食用、酿酒外,亦可作为饲料,是重要的杂粮作物。也称为「藋粱」、「蜀黍」、「芦粟」。
2.高粱酒的简称。如:「高粱是金门的特产之一。」参见「高粱酒」条。
《漢語大詞典》:山栗
栗的一种。子实较板栗稍小,可食。 宋 欧阳修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诗:“晨灰煖餘杯,夜火燃山栗。” 宋 苏辙 《将移绩溪令》诗:“山栗似拳应自饱,蜂糖如土不须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栗
分類:子实
《國語辭典》:稻谷(稻穀)  拼音:dào gǔ
未去壳的稻子。《三国演义》第九○回:「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
分類:稻谷子实
《漢語大詞典》:榴子
石榴的子实。 唐 李商隐 《石榴》诗:“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安石榴﹝集解﹞引 陶弘景 曰:“有甜、酢二种,医家惟用酢者之根、壳。榴子乃服食者所忌。”
《國語辭典》:麻子  拼音:má zi
1.因出天花而留下的痘瘢。如:「他小时候曾得过天花,所以脸上有一些麻子。」
2.脸上长有麻子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景兰江指著那一个麻子道:『这位是支剑峰先生。』」
《漢語大詞典》:椒实(椒實)
椒的子实。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
分類:椒实子实
《國語辭典》:青稞  拼音:qīng kē
植物名。禾本科大麦属,「裸麦」之别称。参见「裸麦」条。
《漢語大詞典》:黍秫
黍和秫。子实都具黏性,可酿酒。管子·轻重丁:“正月之朝,穀之始也。日至百日,黍秫之始也。”周书·异域传下·波斯:“其五穀及禽兽等,与中夏畧同,唯无稻及黍秫。” 宋 晁冲之 《东阳山人僻居》诗:“旁山多闢黍秫田,碧溪东流汲春醖。”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黍
《國語辭典》:薏米  拼音:yì mǐ
禾本科「薏苡」的种子,可供食用及药用。也称为「苡米」、「苡仁」、「薏苡仁」。参见「薏苡仁」条。
《國語辭典》:黍子  拼音:shǔ zi
植物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叶线状披针形,长十至三十公分,有粗毛。圆锥花序开展,分枝纤细,每小穗含小花二朵。果实呈淡黄白色,较小米稍大,有光泽,煮熟后有黏性。果实可酿酒、做年糕等。另一品种,煮后不黏,称为「穄子」。参见「穄子」条。
《漢語大詞典》:青乾
谓庄稼的子实还未长饱就干浆了。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漢語大詞典》:鹤虱(鶴蝨)
天名精的子实。中医入药,治蛔虫病和蛲虫病。 唐 孟郊《怀南岳隐士》诗之二:“枫梩搘酒瓮,鹤蝨落琴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按地菘即天名精,盖其叶似菘,又似名精,故有二名。鹤蝨即其实也。”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余 正德 辛未春,与 张尧臣 游 虎邱 竹楼禪房,酒半, 尧臣 留句壁间,余亦和之,有‘松竹阴中鹤蝨堕,翠微深处僧房开。’”
《漢語大詞典》:粗糠
即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穀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
《國語辭典》:脱粒(脫粒)  拼音:tuō lì
将收割的农作物,如麦类、稻米、玉米,经摔打、碾轧,或用机器使子实掉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