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小儿(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童。《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2.称谓。对人自称自己的儿子或子侄辈。《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操曰:『此汝侄审荣所献也。』配怒曰:『小儿不行,乃至于此。』」
2.称谓。对人自称自己的儿子或子侄辈。《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操曰:『此汝侄审荣所献也。』配怒曰:『小儿不行,乃至于此。』」
《國語辭典》:小儿(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年时代。如:「这孩子打从小儿起就很听话。」
2.对仆役的称呼。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
3.男婴。如:「胖小儿」。
2.对仆役的称呼。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
3.男婴。如:「胖小儿」。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國語辭典》:子弟 拼音:zǐ dì
1.后生晚辈。《左传。襄公十三年》:「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从军的士兵。《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唐。元稹 授王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使职如故制:「昔萧何用新造之汉,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
3.寻花问柳的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自小上花台做子弟,这汴梁城中有一歌者,乃是宋引章,他一心待嫁我。」《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有一个多情的女儿,没兴遇著个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
4.古代称唱戏的演员。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们绍兴孙尚书府中子弟,到南京去做生意。」
2.从军的士兵。《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唐。元稹 授王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使职如故制:「昔萧何用新造之汉,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
3.寻花问柳的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自小上花台做子弟,这汴梁城中有一歌者,乃是宋引章,他一心待嫁我。」《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有一个多情的女儿,没兴遇著个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
4.古代称唱戏的演员。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们绍兴孙尚书府中子弟,到南京去做生意。」
《漢語大詞典》:二郎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 唐 白居易 《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
(2).即二郎神。 宋 洪迈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 ,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 。《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号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颖 兄弟。《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祖 颖 ,字 楚之 ,与兄 蔚之 俱有名。 隋 大业 中为尚书民曹郎, 蔚之 位左丞, 煬帝 语称‘二郎’。”
(5).泛指子侄辈。 宋 刘克庄 《解连环·戊午生日》词:“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参见“ 二郎作相 ”。
(2).即二郎神。 宋 洪迈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 ,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 。《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号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颖 兄弟。《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祖 颖 ,字 楚之 ,与兄 蔚之 俱有名。 隋 大业 中为尚书民曹郎, 蔚之 位左丞, 煬帝 语称‘二郎’。”
(5).泛指子侄辈。 宋 刘克庄 《解连环·戊午生日》词:“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参见“ 二郎作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