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媚灶  拼音:mèi zào
语本《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比喻阿附权臣。汉。崔寔 政论:「吏或实清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
《國語辭典》:媚奥(媚奧)  拼音:mèi ào
比喻阿附权贵。语出《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尚虑进用之人,才或胜德,心则媚奥,潜效偏私,浸成离间,将见分朋植党,互相倾摇。」
《國語辭典》:媚眼  拼音:mèi yǎn
娇媚动人的眼睛。隋。卢思道后园宴〉诗:「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
《國語辭典》:娇媚(嬌媚)  拼音:jiāo mèi
1.娇艳妩媚。《西游记》第三○回:「真个身体轻盈,仪容娇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家有个表侄女新寡,且是生得娇媚。」
2.向人撒娇献媚。宋。柳永〈尉迟材。宠佳丽〉词:「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國語辭典》:狐媚  拼音:hú mèi
用妖媚的方法去迷惑人。《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骈字类编》:花媚
唐 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
《國語辭典》:妍媚  拼音:yán mèi
美丽可爱。《红楼梦》第一五回:「那秦钟也极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
《國語辭典》:侧媚(側媚)  拼音:cè mèi
谄媚阿谀,巴结讨好人。《书经。囧命》:「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南史。卷七七。恩倖传。孔范传》:「仪候意承颜,倾巧侧媚,又献其二女,以求亲昵。」
《國語辭典》:媚景  拼音:mèi jǐng
1.春景。唐。罗虬 比红儿诗:「年年媚景归何处,长作红儿面上春。」
2.美好的景色。晋。陶渊明〈闲情赋〉:「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國語辭典》:媚世  拼音:mèi shì
求悦于世人。《孟子。尽心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分類:兰花当世
《國語辭典》:取媚  拼音:qǔ mèi
谄媚、讨好。《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为不得褒姒言笑,千方百计取媚他。」
分類:取媚讨好
《分类字锦》:媚川
陆机 文赋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张籍罔象得元珠诗 今朝搜择得,应免媚晴川。
分类:
《骈字类编》:川媚
宋史朱昂传:井无渫兮泉融,珠潜辉兮川媚。 陆机文赋见山辉下。
《漢語大詞典》:媚好
爱悦。 汉 焦赣 《易林·井之艮》:“南山藺(兰)茝,使君媚好。” 宋 苏辙 《早睡》诗:“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词之二:“醉里蛮音相媚好,白髮谁家翁媪?”
美好;娇美。《楚辞·大招》“宜笑嘕只” 汉 王逸 注:“嘕然而笑,尤媚好也。” 宋 张耒 《夏日杂感》诗:“娟娟簷前月,虽缺自媚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 杜 别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距 苏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人烟稠密, 吴 音媚好。”
《漢語大詞典》:求媚
讨好。左传·成公二年:“ 郑 人惧於 邲 之役,而欲求媚於 晋 。”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老人少时,以斗鸡求媚於上。上倡优畜之。”《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若有一句言语隔碍,便想以暗箭驀地中伤;若有一个势利可图,便想个出妻献子求媚。”
分類:讨好
《國語辭典》:媚骨  拼音:mèi gǔ
比喻奉承阿谀的品格。如:「为人宜直道而行,岂可屈膝媚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