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疟疾(瘧疾)  拼音:nüè jí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也称为「打摆子」、「冷热病」。
《漢語大詞典》:射入
穿过具有阻力的媒介而推进。例如:子弹射入他的胸膛。
《國語辭典》:通过(通過)  拼音:tōng guò
1.经过、通行。如:「铁轨被洪水冲毁,火车无法通过。」《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名为决水入江,其实县道欲令舟船取径通过,每船纳钱,以充官费。」
2.议案经法定人数表决同意而成立。如:「此案在议会已表决通过。」
3.徵求有关人或机制的同意或核准。如:「通过认證」、「通过人体试验。」
《國語辭典》:传媒(傳媒)  拼音:chuán méi
泛指传播媒体。
《漢語大詞典》:睡媒
使人易睡的媒介。 宋 陆游 《遣兴》诗:“酒盃不解为愁敌,书卷纔开作睡媒。”
分類:媒介
《漢語大詞典》:中准(中準)
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 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
见“ 中準 ”。
《國語辭典》:总值(總值)  拼音:zǒng zhí
全部的价值。如:「这批货品的总值超过一百万。」
《国语辞典》:载体(载体)  拼音:zài tǐ
用来承载软体的媒介。
《國語辭典》:播出  拼音:bò chū
利用扩音器、收音机、电视机或网路平台传送讯息或节目。
《國語辭典》:物物交换(物物交換)  拼音:wù wù jiāo huàn
不用货币为交易媒介,以此物交换他物的简单交易。
《漢語大詞典》:移根接叶(移根接葉)
喻指牵引媒介。 明 吴炳 《情邮记·选艳》:“小人做官媒呵,移根接叶,种就了多少并头莲。”
分類:牵引媒介
《国语辞典》:三斑家蚊  拼音:sān bān jiā wén
动物名。蚊类。为日本脑炎的传播媒介。喜欢在稻田中产卵,夏季时大量繁殖。
《国语辞典》:人力银行(人力银行)  拼音:rén lì yín háng
提供就业资讯及媒介服务的机构。性质类似传统的「就业服务中心」。
《国语辞典》:光学录音(光学录音)  拼音:guāng xué lù yīn
把声音讯号转换成光的讯号,以感光材料为媒介记录声音的方法。主要用于电影录音。
《国语辞典》:空中大学(空中大学)  拼音:kōng zhōng dà xué
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学制。主要以就业成人为教学对象,采学分制,教授大学课程。学生于家中透过广播媒体研习进修。我国于民国七十年(西元1981)七月筹设,七十一年(西元1982)十月成立「空中大学规划委员会」,七十二年(西元1983)九月试办空中大学选修课程,七十五年(西元1986)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