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家  拼音:tōng jiā
1.世交。《后汉书。卷七○。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间有一人与袁绍三世通家。若得其书致绍,绍必来相助。」
2.姻亲。《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其美,将仕之,先欲相见。」
3.与官府有密切来往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却说那快手曹铭,虽是个衙役,原来是一个大通家,绰号叫做曹钻天。京中这些有势的权门,多与他往来相识。」
《國語辭典》:异姓(異姓)  拼音:yì xìng
不同姓。《汉书。卷三四。韩信等传。赞曰》:「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三国演义》第一回:「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漢語大詞典》:姻好
(1).姻亲。北齐书·文襄帝纪:“使僕得输力南朝,北敦姻好,束帛自行,戎车不驾,僕立当世之功,君卒父禰之业。”旧唐书·王处存传:“前后遣使十辈迎 李克用 ,既奕世姻好,特相款昵。” 宋 苏轼 《谢右史启》:“重缘姻好之私,賁以文词之美。”
(2).婚配。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女亦微笑曰:‘虽然,更为吾擣药百日,方议姻好。’”明史·张居正传:“苍头 游七 入貲为官,勛戚文武之臣多与往还,通姻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治女子:“道士曰:‘闻其家有女郎,我中表亲欲求姻好,但未知其甲子。’”
分類:姻亲婚配
《國語辭典》:姻眷  拼音:yīn juàn
夫妇。因婚姻而成眷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五出》:「夫妻是宿缘,当与你作宛转,放下心肠休忧,管教你成姻眷。」《西游记》第三一回:「陛下的驸马,是上界的奎星;令爱乃侍香的玉女,因思凡降落人间,不非小可,都因前世前缘,该有这些姻眷。」
《漢語大詞典》:姻连(姻連)
亦作“婣连”。
(1).姻亲。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之一:“少之时,隣里见其癖於学,多指目以为迂,虽婣连密邇者皆然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主从之外,姻连亦众。”
(2).结成姻亲;婚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磊塘 张氏 , 庄懿公 之后,世有厚德,与余家姻连。”
《國語辭典》:连姻(連姻)  拼音:lián yīn
两家族因子女合婚而结为亲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也作「联姻」。
《漢語大詞典》:连昏(連昏)
指姻亲。昏,通“ 婚 ”。汉书·王商传:“初,大将军 凤 连昏 杨肜 为 琅邪 太守。”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连昏者,婚家之婚亲也。”
分類:姻亲
《國語辭典》:姻媾  拼音:yīn gòu
1.姻亲。《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隋书。卷三七。李穆传》:「至敏而合意,竟为姻媾。」
2.缔结姻亲。《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姻媾久不虚,契阔岂但一。」
分類:姻亲为姻
《漢語大詞典》:椒房亲(椒房親)
指皇帝的姻亲。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賁中郎将 竇宪 ,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闻得旧妃 童氏 ,跋涉寻来, 马 阮 不令收认;另藏私人,预备採选,要图椒房之亲,岂不可杀。”
分類:姻亲帝王
《漢語大詞典》:昏媾
姻亲;通婚关系。左传·隐公十一年:“唯我 郑国 之有请謁焉,如旧昏媾。” 杨伯峻 注:“谓相亲若旧通婚之国。”北史·隋越王侗传:“至如 宇文化及 ,世传庸品。其父 述 ,往属时来,早沾厚遇,赐以昏媾,置之公辅。”
分類:姻亲通婚
《漢語大詞典》:亲娅(親婭)
姻亲。后汉书·酷吏传序:“自中兴以后,科网稍密……而阉人亲婭,侵虐天下。” 李贤 注引尔雅:“两壻相谓为婭。”南史·孙瑒传:“ 王僧辩 之讨 侯景 也, 王琳 为前军, 琳 与 瑒 亲婭,乃表荐为 宜都 太守。”
分類:姻亲
《漢語大詞典》:亲通(親通)
姻亲。南史·陆杲传:“ 张稷 是 杲 从舅, 杲 尝以公事弹稷, 稷 因侍宴诉帝曰:‘ 陆杲 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 杲 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
分類:姻亲
《漢語大詞典》:姻懿
(1).姻亲。太平广记卷三八引《邺侯外传》:“﹝ 李泌 ﹞遂请 庭芝 减死。 德宗 意不解,云:‘卿以为 寧王 姻懿耶? 寧王 以 庭芝 妹为妃,以此论之,尤为不可。’”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 薛泽 补闕与 鑣 ( 杨鑣 )姻懿,常言此事甚详。”
(2).指婚配。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然亦与郎君有小小因缘,他日必得为姻懿。”
分類:姻亲婚配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ì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内外的族亲、姻亲。《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3.同姓之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4.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浒传》第七五回:「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
5.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宋。邢炳。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会人物。如:「道上兄弟」。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i
1.特指弟弟。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名刘添瑞,年三十五岁。」
2.男子自谦之词。《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漢語大詞典》:姻戚
亦作“婣戚”。 犹姻亲。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宅相荣烟戚,儿童惠讨论。” 宋 陈亮 《祭妻弟何少嘉文》:“恩莫隆於姻戚,义莫重於朋友。”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近时士大夫子孙之於父祖者弗论,至於婣戚乡党,转相徵乞,动成卷帙。”红楼梦第九五回:“椒房姻戚未便久羈,请在外宫伺候。”
分類:姻戚姻亲